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通殿
释义

简介

南通殿坐落于福建省莆田市月塘乡前康村的乌龟山山麓。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漠的山地,因山上有一古塔,故被称为“塔庵埔”。

历史沿革

据说,在明代以前,当地村民在海边建一座石塔,并立庵盖庙,名曰“塔庵庙”。明代以后,在其周围又相继建起龟山寺、塔平堂、万福亭、南通殿、圆明殿等庙宇。其中南通殿居于整个建筑群的中心位置。敬奉玉皇至尊等神像。

明朝隆庆二年(1568),时任南京工部尚书的里人康大和在这里为其祖父立建:“诰赠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毅庵康先生墓道”碑,碑座立有一只石龟。一方胜地因名人而显,此后,塔庵埔的庙宇便闻名于东南沿海,香火也目臻旺盛。

康大和少时笃志好学,拜师苦读的精神在当地一直被津津乐道,而他饱学多才的故事,更是在莆阳大地传为佳话,广受大家的崇敬。

清朝末期,由于社会动荡,这一方宗教胜地渐见式微。部分庙宇遭到毁坏。文物也多有散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保存文物古迹、弘扬康大和立志成才的精神,前康及周边的村民投工投劳,送砖献瓦,捐资赠款,开始重修寺殿,再塑金身。并在乌龟山上开荒种树,经历数年的努力,才使得塔庵埔再现昔日之风景。寺殿香火得以绵延鼎盛。1986年1月,塔庵埔诸庙宇重建得以告竣,1998年10月,玉皇至尊驾驻南通殿。

古往今来

新建的南通殿为砖木结构,仿宋式建筑,屋顶四棱翘角,红砖琉璃瓦装饰,使得整座殿宇金碧辉煌,磅礴大气。殿宇的大门口,有盘柱雕双龙戏珠,四周擎十五根石柱,承接木雕画檐,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蔚为壮观。殿内还有三根大石柱撑着屋架和脊梁,柱上写有四幅楹联,分别是:“宝殿巍峨一朵红云抉宝座,金銮雄伟九重紫气绕金阶”,“宏门玉殿祖师降临惟顾国,位镇金嵩武当行在护人间”,“佛天圣明威震龟山灵光佑万民,众志成城重兴南通伟业传千古”,“南北斗星山中为棋方几日,一磐未尽世上宇庙已千年”。这些联句为大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也是广大信众对玉皇文化的崇敬。

2001年8月,在南通殿的石侧又复建了圆明殿,至此,塔庵埔的庙宇群落方得以形成。这些年来,塔庵庙的董事会本着慈善为怀的精神,把群众捐赠的善款用于当地的教育和公益事业,先后出资兴建了两座崭新的教学楼,董事长黄玉兰自己勤劳俭用,却对村里的公益十分热心,她为修桥铺路不辞辛劳,被大家称为“活菩萨”。

2009年,塔庵埔南通殿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列为经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