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宋的四六 |
释义 | “四六”文即“骈文”或“骈体文”,它形成于魏晋,全盛于南北朝,是与散体古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它讲究藻采华韵律,要求骈俪对偶,强调用典使事,基本特征是通篇以四、六句式骈偶相对。其文体经过北宋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努力,已经具备了不同于唐代骈文的特点。南宋四六作家正是在欧、苏影响下进行写作的,所以运散入骈,多用长句,使四六成为灵活多姿,便于议论的应用文体。代表作家,作品:汪藻《皇太后告天下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