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宫生活垃圾堆肥厂 |
释义 | 南宫堆肥厂位于大兴区瀛海镇,隶属于北京环卫集团二清分公司,占地面积6.6公顷,与同属二清分公司的马家楼转运站、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共同组成了北京市西南垃圾处理系统。南宫堆肥厂于1998年12月8日正式投入运行,至今已经连续运转13年,是迄今为止全国连续运转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垃圾堆肥厂。原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400吨,经过08、09年两次工艺改进,处理能力已经提升至每天1000吨以上。 南宫堆肥厂采用国际先进的好氧式高温堆肥发酵技术,垃圾在发酵仓内进行高温发酵,如图所示,南宫堆肥厂共有30个4米宽、4米高、27米长的发酵仓,这里我们可以称其为隧道。每个隧道后面均有独立变频控制风机,并装有温度探头、氧气探头,能时时对隧道中垃圾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技术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垃圾在隧道中经过高温灭活,实现了无害化处理。 由转运站运来的15-80mm,有机物含量在50%以上的垃圾,经计量称重后,进入卸料仓,由中央传送带传送至布料机,进行隧道布料。 布料完成后,便进入隧道发酵阶段。在2009年的工艺改造中,堆肥厂对风机房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改造,将垃圾发酵产生的余热收集起来,引回至隧道,使垃圾升温至55度的时间由原来的3-4天缩短至1-2天。同时,使堆体高度由原来的2.5m增加至3.5米,并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外援生物菌,促进了有机物的降解,通过以上菌-热-风组合工艺改造,使堆肥厂的处理能力由改造前的每天400吨提高到现在的每天1000吨。 经过7天的隧道发酵,垃圾被传送至后熟化平台,进入后熟化阶段。通过10天的后熟化,垃圾进入滚筒筛,筛分成大于25mm的筛上物及小于25mm的筛下物两部分。筛上物运往安定填埋场进行填埋;筛下物被输送到最终熟化区。在最终熟化区,垃圾经过10天的强制通风发酵,在此阶段,垃圾中的有机物得到了进一步的降解,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减量化。 经过最终熟化产生的堆肥被运送到弹跳筛上筛分成小于7mm的细堆肥及7-25mm的粗堆肥。由此生产出的堆肥产品,作为肥料销售,实现了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液被引至渗沥液收集池,经过滤后回灌至发酵仓,实现了渗沥液不外排,循环使用。 发酵仓产生的臭气经过加湿后,引入到生物过滤池进行除臭。为减少雨水等对生物过滤池的影响,对其进行加盖处理,同时增加除臭喷淋设备,更为有效的控制臭气。 随着工艺要求和环境标准的提高,南宫堆肥厂将后熟化区及最终熟化区全密闭,通过负压吸风,将臭气引至生物除臭塔进行除臭。 南宫堆肥厂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并在堆肥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循环经济和现代垃圾处理技术,使资源再利用得到了最大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