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纳税人权利之保护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黄俊杰,刘剑文 著丛 书 名:税法学研究文库7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082089出版时间:2004-11-01版 次:1页 数:184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经济法 内容简介《纳税人权利之保护》以纳税是对“国民”基本权的限制,应以肯认税捐基本权为前提,并有效实现纳税者之权利保护相关议题,作案例式之实证研究 。全书共分8章。 目录第一章 纳税者权利之维护者 壹 税捐之渊源及重要性 贰 纳税者宪法与税捐公平 叁 纳税者权利保护之实践 一、“纳税”公平之实践 二、税捐行政与税捐公平 三、税捐复查限制违背税捐正义 四、税捐处罚与过度禁止 肆 结论 第二章 解释函令对纳税者之影响 壹 前言 贰 声请解释之背景与目的 一、事实经过 二、声请理由与目的 叁 释字第287号解释 一、阐明释示之意义及法律性质 二、阐明释示之生效日期 三、释示前后见解不一致之解决方式 四、宣告(1986)台财税字第7530447号函说明四与“宪法”无抵触 五、适用违法之释示,属第28条之退税事由 肆 评析 一、声请书 二、“财政部”解释函令 三、行政法院判决 四、本号解释 伍 结论 第三章 实质课税原则对纳税者之影响 壹 前言 贰 声请“释宪”之背景与目的 一、事实经过 二、声请“释宪”之目的与理由 叁 释字第420号解释之意旨 一、二、公司营业之事实 三、税法之解释原则 四、实质课税与税捐公平 肆 本案评析 一、联席会议决议作为“释宪”标的 二、法律适用之争议 三、税法之解释 四、经济观察法 五、税捐规避 六、法规命令与依法行政.信赖保护原则 伍 结论 第四章 纳税者之信赖保护 壹 事实与两造之争执 贰 行政法院判决理由 叁 评论 一、案例背景与税捐救济机关态度之省思 二、本案之争议问题 三、税捐优惠之“宪法”依据及信赖基础 四、信赖保护、税捐规划与纳税者权利保障 五、解释函令之“宪法”地位.性质之界定其效力之争执 六、本案后大法官关于“信赖保护”解释之发展 肆 结论 第五章 税捐之扣缴与赔缴 壹 序言 贰 扣缴义务人之处罚 一、法律规定及处罚列表 二、扣缴义务人之认定 叁 决定“免税”之责任归属 一、“免税”决定与责任归属原则 二、中山科学研究院案之“免税”决定过程 三、处罚对象之疑义 肆“财政部”台财税第32574号函对本案适用之检讨 一、解释函令对人民权益之影响 二、“财政部”台财税第32574号函直接适用本案之限制 伍 结论 第六章 税捐之补征与罚锾 壹 问题提出 贰 地价税之补征 一、税捐优惠之限制 二、地价税之课征 叁 罚锾之裁处 一、处罚之依据 二、处罚对象之争执 肆 结论 第七章 税捐之征收与清查 案例一 征收期间之起算 壹 案例之争执焦点 一、案例 二、争执焦点 贰 实务见解 一、展延限缴之起算 二、维护纳税义务人之权益 叁 检讨 一、税捐法定主义之要求 二、法定缴纳期间 肆 结论 案例二 税捐之清查与优惠之变动 壹 案例 贰 特别税率之法律依据及限制 叁 申报与清查 肆 税捐优惠与解释函令 一、依法适用特别税率系减税权利 二、解释函令之限制 伍 结论 第八章 税捐之逃漏 壹 问题意识 贰 判决分析 一、构成要件 二、量刑之标准--逃税金额之多寡 三、检讨 叁 《税捐稽征法》第41条之立法 一、立法过程 二、立法理由 肆 《税捐稽征法》第41条立法与判决之比较 一、保护法益 二、主观构成要件 伍 逃漏税捐之秩序罚与刑罚 一、行为罚与漏税罚之并罚 二、漏税罚与逃漏税捐罪之并罚 陆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税法学研究文库》是继《财税法系列教材》、《财税法论丛》和《当代中国依法治税丛书》之后由我主持推出的另一个大型税法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目的不仅在于展示当代中国税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在于激励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学者脱颖而出,在传播、推广税法知识的同时,加快税法研究职业团队的建设和形成。 税法学是一门年轻、开放、尚处于成长期的新学科。谓其年轻,是因为它不像民法学和刑法学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谓其开放,是因为它与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其他法学学科等存在多方面的交叉与融合;谓其成长。是因为它的应用和发展空间无限广阔。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民主宪政、税收法治等先进理念的普及和深入,纳税人的权利意识越发强烈,其对税收的课征比任何时期都更为敏感和关心。税法学的存在价值,正在于科学地发现和把握征纳双方的利益平衡,在公平、正义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国家税收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