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目讲僧 |
释义 | 明代风水大师目讲僧目讲僧,又名“幕讲僧”,元未明初著名风水地理师,其生平不详;据《宁波府志》记载:“目讲僧,不知何许人,隐其姓氏,或云元进士,晦迹于僧。或云为陈友谅参谋,反败逃匿为僧。明末来鄞,善堪舆术,为人卜葬无不奇验。”,又云:“吾当以目讲天下”,故皆称为“目讲僧”;逝年不详,记载为卒于鄞县(今浙江宁波一带);凡鄞地邑中大家官家,其先进坟墓未有不出其手。《浙江通志》所记载和《宁波府志》对目讲僧的记载,基本一致,均称“目讲僧”不知道是哪里人氏,只知道他在明朝初年来宁波,其人精通地理堪舆(风水)之术,所作坟墓无不奇验,当地富绅官宦的坟墓无不由他寻龙点穴的,目讲僧以堪舆流寓为生,死在宁波一带。民间也有流传为元末陈友谅的老部下,也有说是张定边的,总之,对其人之传可谓众说纷纭。 目讲僧存世作品目讲僧留存于世之著作绝无,后世刊本多为后人托名之伪作。民间传说,浙江奉化棠云汪家村的村口有一座罗星塔,它的样子像一只螺丝,所以老百姓又称之为螺丝塔,整个塔用块石砌成,从塔底沿着石路可以盘旋而上,有六层,近二十米高,爬到塔顶,可以极目远眺。这个塔是汪家村的风水塔,在村里还有一个罗星潭,俗称作“缸湖潭”,它是一个蓄水池,样子像一只“倒螺”,一圈一圈盘旋而下,也是六层,随着水位的降低,村民一直可以用最底处的清水。而且大旱不涸。一个塔向上,一个潭向下,而样子则都像螺丝。令人称奇,汪家村是一个大村,有千余户人家,沿溪筑村,溪名云溪,云溪口有东狮山、西象山守护着。在旧时,则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那塔是如何而来呢?明代初年的时候,一个风水大师来到此地,说:“山口朝北,煞气太盛”,建议汪氏建塔镇守,合“北斗朝太白”之数。又在村中挖潭,以合风水学中阴阳之法。 这个风水大师据就说是目讲僧。斗转星移,这一对“螺丝”,也许是目讲僧留给后人的唯一风水作品了。据《四明谈助》中记载:目讲墓,柳亭庵三面距水,左为郑郎堰港,堰外即甬江;右为灵感庙前港,庙后即南塘河;前对薛家山,山外有洪碶桥,分水落江,后坐后洋河,河外即南城。竹木萧森,沙水交会,为南郊胜境。相传明初有地师目讲僧游方至此,精于地理,善风鉴,见其家有善行,就得地者,为之扦坟。有明一代发坟,多出于其手。殁后,葬于此庵。著地理书数卷。曰《索隐》,留遗庵中,近有改名《山洋指述》行世者,即其原本也。目讲僧传奇民间传说,目讲僧曾云游至奉化苏家村(为不涉及现实中人或事,此处村名已经虚拟),族长问目讲僧,先生,你看了这么多地,有没有最好的?目讲僧说有一块地,非常好。族长又问,在哪里可否告诉我?目讲僧说,这块地,好是好,但点下此墓穴,泄露天机太大,双眼必瞎。族长说,先生没有后人,我族人愿以父事先生,你能活多久,苏氏子孙均给您养老送终。目讲僧膝下无子,养老送终更是其牵挂心中的大事,权衡之下便答应了族长,并为其亡故先人点下一穴,穴名“拐脚骆驼”。果然,葬下不久苏氏家族便发达了,出了很多官吏,可谓富贵双全,民间相传号称“苏半朝”,意为半个朝庭的官员都为苏氏,至今苏家一带民间还有“苏家青墙弄,官帽三稻桶”之说。如此过了几年,目讲僧的眼睛果然瞎了,寄居在苏家村的日子开始还不错,后来老族长过世了,后代子孙出外做官的越来越多,妇孺们则渐渐地谈忘了目讲僧为他们家族相坟地时的承诺,子孙们看到瞎子在家吃白饭都看不顺眼了,于是有人差他到晒谷场用绳铃驱赶麻雀和鸡。有一天,目讲僧的徒弟路过苏家村,目讲僧正坐在太阳底下,右拿着一根竹竿,左手拉着绳子在赶麻雀。徒弟十分惊讶,问师父为何如此“落魄”,目讲僧将事情原因说出后,徒弟义愤填膺,问师父有没有破此风水之法?目讲僧说:很方便,此山名为“拐脚骆驼”,只要在其头上栽上两根石柱便可破除。于是,徒弟骗苏氏子孙说:你们苏家虽然为官很多,但都是芝麻小官,如果在骆驼头上栽上两根石柱,名为骆驼出角变麒麟,你们舒氏家族必可出皇帝。苏氏子孙信以为真,于次日寅时栽下了两根大古柱,但此时,目讲僧已经和他的徒弟远走高飞了。据说当时骆驼山下溪水都成了红色。而此时正值早朝,苏氏官员个个打着灯笼进了朝堂,不知是谁,看到“苏”字灯笼站了半个朝堂就忍不住暗自笑了一声,但此事正好被反对苏氏的人听到,于是奏本给皇帝说:苏氏门生众多,已经占据半个朝野,以今日早朝之举可鉴,必有谋反之患。于是皇帝以谋反之罪诛杀苏氏官员。为保家人平安,苏氏以信鸽送信告知家人,最后苏氏以“门前河”为界,将苏家分成苏前和苏后两村,使朝廷难分是非,终算解了灭族之灾,但苏氏风水从此败落,再也无人为官了。这个传说既说明了风水的神奇,也说明积德行善的重要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