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牟敦高
释义

牟敦高(1926~1978) 山东五莲县人。少年时就参加革命活动,任村儿童团长。民国28年(1939),13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2年起,任中共日北县洪凝区区委委员、青救会长、户部区委副书记、海青区委书记。1949年随军南下,先后任中共嘉定县娄塘区委书记、中共嘉定县委组织部长、嘉定县委副书记。1955年任中共嘉定县委书记。1958年本县划入上海市,县委设第一书记,牟敦高任县委书记。1959年12月起任第一书记。1963年3月,取消县委第一书记设置,牟敦高在县第三届党代会上被选为县委书记,直至“文化大革命”。

牟敦高较长时期主持县委工作,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置于县委工作的首位。并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力争上游作为搞好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1958年1月,在中共嘉定县委一届二次会议上,他代表县委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和本县实际,提出提前10年,即争取在当年实现粮食亩产超纲要(400公斤)的要求。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是年全县20.6万亩粮田常年亩产达到431公斤。嗣后,嘉定的粮食亩产量一直处于上海郊区的领先地位。12月,率嘉定县代表团参加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上世纪60年代初,牟敦高为推动全县副业生产的发展,把实现一亩田一头猪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战略措施,还号召全县人民公社社员“向蘑菇要新村”,调动了社员群众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嘉定境内河道纵横,适宜养鱼,但由于历来依靠外地鱼苗,渔业不能充分发展。1960年,牟敦高向县有关部门提出自己创办鱼种场,采用人工繁育鱼苗的建议。翌年,望仙(新)鱼种场人工孵化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鳙鱼、鲢鱼)苗获得成功。从此嘉定不仅结束了向外地采购鱼苗的历史,而且还每年有大量鱼苗供应外省市和出口。

牟敦高还注重发展工业生产50年代末,为适应农业的发展,县委决定创办化肥厂、水泥厂、农机厂等县属工业,后又致力于发展社办工业。60年代初,人民公社搞“一身轻”,停办工业,以便集中力量搞农业。牟敦高认为农村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潜力是工业和畜牧业,对公社企业的整顿问题“注意不要一阵风,不分析情况,一律搞掉,以免物资损失”。后报经市委批准保留了马陆、徐行、南翔、黄渡、长征等5个公社的部分工厂,为后来全县发展社办工业保留了一部分骨干企业。

1958年起,牟敦高积极配合市委做好嘉定科学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牟敦高经常注意以点带面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1953年任中共嘉定县委副书记时,以马陆区裕农农业生产合作社为试点,总结经验,指导全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后,为改变本县农村历来轻视夏粮生产的习惯,蹲点徐行公社小庙大队,总结和推广小麦、大麦、元麦高产经验。1961年贯彻《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时,牟敦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嘉定农村实际的建队规模方案。为保护社员在“共产风”后所剩无几的竹园地,牟敦高经调查后,提出了一户竹园地面积不足半亩的不计入自留地,超过半亩的以二折一计算归入自留地的方案。经市委批准后实施,群众普遍感到满意。为了搞好调查研究,先后组建巡视组、调研组,他亲自挂帅,开展农村经济调查研究,作为县委决策的依据。

牟敦高任娄塘区委书记时,蹲点横塘乡,夜以继日地工作,生活艰苦,有时深夜办公仅煮面糊充饥。在他的带动影响下,横塘乡干部努力学习老区干部艰苦奋斗的作风。195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了通讯和短评,号召各级干部向横塘乡干部学习。牟敦高在县委工作期间,仍保持了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文化大革命”中,牟敦高横遭迫害,但坚持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气节和立场。

1971年,牟敦高调任上海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1973年8月,又调任上海市气象局党委书记。1978年病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