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陌夜蛾 |
释义 | 【昆虫名称】 陌夜蛾 【学名】 Trachea atriplicis Linnaeus 【异名】 白戟铜翅夜蛾 【生物学分类】 鳞翅目,夜蛾科 【分布】 黑龙江、江西;日本,前苏联(西伯利亚),欧洲等。 【寄主】 杂食性、为害酸模、蓼及其他多种植物 【形态特征】 体长20毫米左右;翅展50毫米左右。头部及胸部黑褐色,额带灰色,跗节有灰白环,颈板有黑线及绿纹,翅基片基部及内缘绿色;腹部暗灰色;前翅棕褐色带铜绿色,尤其内线内侧、亚前缘脉及亚端区更显,基线黑色,在中室后双线,线间白色,内线黑色,环纹中央黑色,在中室后双线,线间白色,内线黑色,环纹中央黑色,有绿环及黑边,后方有一戟形白纹,沿2脉外斜,2脉在其中显黑色,肾纹绿色带黑灰色,有绿环,后内角有一三角形黑斑,外线黑色,在翅脉上间断,后端与黑色中线相遇,亚端线绿色,后半微白,在3-4脉间及7脉处成大折角,在亚中褶成内突角,外线与亚端线间另一黑褐线,端线黑色;后翅基部白色,上半较暗褐,2脉端部有一白纹。幼虫头部灰赭色,身体青色或红褐色,背线与亚背线暗褐色,中间有白点,气门线粉红色。 【发生规律】 北京一年发生1代。6-8月成虫期,成虫趋光性强。 【危害特点】 幼虫取食叶片。 【防治方法】 (1)成虫期灯光诱杀。(2)幼虫期喷洒100亿孢子/毫升Bt乳剂500倍液。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