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谢时臣虎阜春晴图
释义

《虎阜春晴图》是明代画家谢时臣的作品,此画虚实结合,层次分明,笔墨稳健,湿墨渲染,衬托出江南春日胜迹的润郁宜人之色。此图为作者晚年对虎丘写生之作。

基本信息

【名称】《虎阜春晴图》

【作者】谢时臣

【年代】明代

【类别】书画

【材质】纸本、设色。

【规格】纵162.4厘米,横39.2厘米。

【收藏机构】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画作介绍

《虎阜春晴图》是明代画家谢时臣晚年对虎丘写生之作。

该作品表现了春暖花开之际虎丘山上万木复苏的景象:柳枝迎着春风轻轻摇曳,松柏经历了寒冬之后愈加苍翠,坡地上绿草如茵。

画中物象远近相宜,虚实相生,层次分明。画幅自下而上渐渐推远。近景处,水面上有舟船靠岸,陆地上有鞍马行走。舟船和鞍马把来自四面八方的雅游之士送至虎丘山。他们在酒肆内谈天说地,怡然自得。中景处为全图的中心。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之间,虎丘塔俊秀挺拔,巍然耸立。

画面右上角,谢时臣用秀逸、洒脱的隶书署款:“虎阜春晴,谢时臣写。”他的书法造诣很高,尤其是隶书,少年时就遍临《华山碑》、《曹全碑》、《史晨碑》、《张迁碑》、《乙瑛碑》等,长大后又转习唐楷,形成了自家风貌。

作品赏析

谢时臣的作品笔法酣畅,墨色稳健,气势恢弘,与他同时期的吴门画派诸家的画则气格相对狭小,这更显出谢时臣绘画的魄力之大。但是,如果把他的作品和沈周、文徵明的作品做一比较,就会发现他的作品略显匠气。正如清代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对谢时臣画的评价:“长卷巨幛,纵横自如,气势有余,韵秀不足。”

《虎阜春晴》的布局来看,此图既有王蒙层峦叠嶂、构图紧密的绘画特点,又有谢时臣自己的绘画特征。曲折的山间小路和弯曲的流水给画面平添了无限的意趣。这样,欣赏者的目光就可以随之缓缓上移。远处江面开阔,云气缭绕。画面轻灵生动,意境开阔,于大幅之中透露出精致、典雅的格调。

《图绘宝鉴续纂》称谢时臣的山水画“人物点缀,极其潇洒”。点景人物虽然只是山水画的点缀,不是独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表现载体,赋予了山水画更多的思想色彩。它是山水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常常具有“点睛”的作用。能否表现好点景人物,是衡量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由《虎阜春晴》来看,谢时臣不愧为绘制点景人物的能手。全图有近三十个点景人物,虽寥寥数笔,但都神态毕现、栩栩如生。譬如,近景船头有一人,手捧杂物,双腿微曲,正等船靠岸。画家把他等船的专注神情很好地刻画出来。更让人叫绝的是,画家仅用两笔就把远景舟船中的艄公和船客生动地表现出来。

画家简介

谢时臣(1487-1567),明代画家。字思忠,号樗仙。吴(今江苏苏州)人。工书法,长于隶书。擅山水,师法吴镇、沈周,稍作变化,作品多构为长卷巨幛,以善画水著称,江河湖海,无不精好。又作山峦重叠,高耸险峻,笔墨或细密苍劲,或劲健沉郁,或纵横纷披,富有变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