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宋旭城南高隐图 |
释义 | 【名称】明宋旭城南高隐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纸本,墨笔,纵:76.5厘米,横:32.8厘米。 本幅隶书自题“城南高隐”,并题诗:“侩牛伊昔居墙东,何如南郭张家侬。泳歌恨不惊人句,行草妙比临池工。衡门柳色和烟碧,小院荷花映日红。浮云世事异朝夕,尔独高卧全真风。万历戊子之夏,偶遇仰泉兄,斋头相与高论,移日感而有赠。檇李友弟宋旭初甫志。”图中描写城郭内外初夏景色。此图以粗简的笔墨,精练的绘画语言,较生动地表现了近于风俗画题材的山水景物,表达了古代文人崇尚野逸、归隐的思想情态。画中以粗笔湿墨写树木村落,以干笔焦墨点叶,笔意苍率老到。 此幅画面简洁,隐约城墙,其内楼阁高塔掩现;城外杂树成林,茅屋错落;沙滩江面,摇橹小舟;近景院落小屋,内有隐士静坐观花,院外树木葱郁;旁侧小桥上,一老者曳杖而来。该图构思精巧,城内城外,一虚一实,正反映了人物超凡脱世,寄情山外的思想。同时,画法师沈周,笔墨苍劲而古拙。 宋旭(1525-1606后)〔明〕字初旸,号石门、石门山人,崇德(今属浙江桐乡市)人,因家住石门(崇德在清代前称石门,即现崇福镇)遂以为号。喜游览,多寓寺院,禅灯孤榻,世以“发僧”称之,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居松江。善诗,工八分书,学画于沈周,工山水,宗巨然法,兼长人物。所画山水高华苍蔚,峰峦树林苍劲古拙,巨幛大幅信手拈来,亦颇有气势,于万历(1573-1620)间名擅一时,对苏松、云间等派有一定影响,宋懋晋、赵左、沈士充均出宋旭之门。尝绘白雀寺壁,时称妙绝。史论推崇李成、关仝、范宽山水,认为智妙入神,才高出类,近代难继,而宋旭以继起者被称尚之。传世作品有嘉靖四十五年(1566)作《江上楼船图》卷(即《武陵山水图》卷),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隆庆六年(1572)作《石门别意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万历二年(1574)作《辋川图》卷藏无锡市博物馆;八年(1580)作《万山秋色图》轴、十一年作《云峦秋瀑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八年作《桃花源图》卷藏重庆市博物馆;十年作《山水图》轴藏上海博物馆;十六年作《松壑云泉图》轴藏山东省博物馆;十七年(1589)作《天目垂虹图》轴图录于《浙江古代画家作品集》;同年作《关山雪月图》轴藏南京博物院;万历三十四年(1606)作《云树山村图》扇页,时年八十二,图录于《名人书画扇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