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灭蚊菊酯 |
释义 | 拼音miè wén jú zhǐ 其它名称(α-氰基-1-甲基)丁烯基-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戊烯氰氯菊酯 分子式C15H19CL2NO2 分子量316.08 毒性LD50(mg/kg) 性经口毒性lD50(mg/kg):大白鼠4640,小白鼠1630。蚊急性吸入毒性,用高于模拟现场200倍的浓度进行染毒测试,未见有明显的中毒的症状。 性状为棕褐色油状液体。 用途用于灭蚊、家蝇等害虫。 制备/来源以3,3-二甲基-4-戊烯酸乙酯出发,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与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3,3-二甲基-4,6,6,6-四氯己酸乙酯,然后在叔丁醇钾/叔丁醇存在下脱氯化氢,生成2,2-二甲基-3-(2,2,2-三氯乙基)环丙烷羧酸乙酯,在氢氧化钾/叔丁醇存在下脱氯化氢,得2,2-二甲基-3-(2,2-二氯乙基烯基)环丙烷羧酸。用氯化亚砜进行酰氯化,生成二氯菊酰氯。搅拌下,丙醛与催化剂回流反应6h,收集39~41℃/4.0kPa馏份,即2-甲基戊烯-2-醛,然后与氰化钠、二氯菊酰氯、催化剂在溶剂中,搅拌回流反应5h,用水洗涤,水相用硫代硫酸钠处理,蒸除溶剂而得。 也可用环丁酮法合成二氯菊酸,即4-氯-2-(2',2',2'-三氯乙基)-3,3-二甲基环丁酮经转位及碱作用下环缩小而得二氯菊酸,该酸以顺式异构体为主。丙烯腈与四氯化碳进行加成反应、水解、用氯化亚砜进行酰氯化,得四氯丁酰氯,在三乙胺作用下,与异丁烯进行环加成反应,得2-氯代环丁酮,加热进行Cine分子重排,得4-氯代环丁酮,再在强碱作用下,进行Favorskii反应,缩环的二氯菊酸。 制剂85%原油,60%的乳油,40%电热蚊香片液。 包装/贮运85%原油为25kg桶装,60%乳油为25kg桶装,40%电热蚊香片液为5.20kg桶装。 类别杀虫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