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苗族绣片 |
释义 | 绣片本是当地苗族用作于衣服上的装饰品,现在制做的绣片就可以用于家庭装饰或者是摆设物,也可作收藏品。 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刺绣针法很多,有平绣、凸绣、辫绣、堆花、绉绣、缠绣等十多种,都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如各地流行的平绣,着重于图案布局的美观匀称,色调分明,给人以明显的物感。 凸绣,流行于台黔东南凯里、台江部份地区,它是用多层次的针法,使图象具有立体造型,并通过不同的色调,再突出图象的层次,使立体感更加强烈。 辫绣,只在雷公山巴拉河一带才有,其方法是将若干根色线编成“辫子”,按设计图案平辅于布上,用丝线钉牢即成。纹理清晰,走向明朗,给人以一种深沉、结实、粗放、豪迈的感受。 堆花,也流行于黔东南,其方法是用绫子剪作很多的三角形,再把每个三角的两角折成带尾的小三角。然后把它一个个辅于布上,后面的一个压住前面一个的大半,随压随缝,便成了所需的花鸟图案。 苗族刺绣图案色调多种多样。松桃地区以花、鸟、虫、鱼为主,喜用粉红、翠蓝、紫等色,较为素净。黔东南多以龙、鱼、蝴蝶、石榴为图案,喜红、蓝、粉红、紫等色。黔中地带喜用长条、长方、斜线等组套为几何图案,喜大红、大绿、涤蓝等色。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的挑花工艺给予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苏绣、湘绣比之,难以免俗。” 每一张绣片从纺织到染色,从刺绣到加工完成,全部都是由手工制做的。由于手工制做本身的局限性,每一种绣片只有一片。由于年代久远,使其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而且更加具有收藏价值。 苗族平绣,分布地域在苗区腹心黔东南中部清水江中游上段的台江,施秉,剑河,镇远四县毗连地带。以台江县施洞镇为中心。主要运用在袖腰,围腰,肩花。 不锁边平绣分亮绣和暗绣。前者用于盛装,色彩亮丽,底面与绣线色别有较大的对比度,一般底面用红色,黄色、蓝色,分别配以蓝色,红色主调的纹样。后者绣线以深蓝或紫蓝为色,底面也是黑色,对比很接近,主要用于常装。 苗族刺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针法很多,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来种。图案有视为吉祥的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挑子、石榴等;颜色有大红、水红、紫红、深蓝、浅蓝、深绿、浅绿、橙黄、深黄等。布局方式往往忽略透视关系,而是根据作者自己的主观视角来放置各种元素,和欧洲现代主义绘画的某些流派异曲同工,遥相呼应。一般以绸缎作底,绘上或贴上图案,因此剪纸又成了妇女们进行刺绣前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艺。 苗绣和银饰,共同构成苗族女性盛装的主体特征。苗绣具有强烈的表意功能,被誉为“身上史书”和“穿着的图腾”. 关于苗绣:千百年来,苗族特有的劳作生活、民风民俗、古老传说、神奇故事,为苗族民间手工乡的制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养分。苗绣女看似不经意间的一 针一线,无不展现出奇思异想,无不蕴涵着神秘、幽远、自然、古朴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风韵。 苗绣女着色热烈大胆,张扬鲜活。常用反差大而对比强的手法,把色块的分割与组合运用到极致,使苗绣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强烈的震撼力。 苗绣分为平绣、绉绣、辫绣、板绣、齐针绣、破线绣、堆绣等多种手法,其作品变化多端,妙不可言。最让人着迷的是她的不重复性,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品”,极具收藏价值。 作为苗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刺绣,也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山花。苗族的苗锦、绒锦、棉锦等,史书记载“以麻丝为经,纬挑五色绒,其花样不一”,“妇女衣缘领袖皆缀杂组,藻采云霞,悉非近致……”苗族妇女的刺绣艺术粗犷有力,不像内地汉族刺绣那样秀丽纤细,她们所常用的刺绣,富有代表性的是胸前花、衣袖花、裤脚花、白衣袖花等,绣花所用的针法和纹样都有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刺绣艺术所表现的题材为民间熟悉的传统纹样,每个纹样都有一定的称呼。反映人丁兴旺、生产发展的有“瓜 绵绵”、“五谷丰登”等;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有“鸳鸯戏荷”、“鱼水相怜”等;反映家庭幸福的更多,如“双凤朝阳”、“百鸟争鸣”、“孔雀开屏”等等;有的甚至还有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姑娘们绣花的高潮,是出嫁前准备嫁衣的时候。苗族姑娘的嫁衣,多数从学绣花时绣起,一直绣到出嫁。一件嫁衣寄托了姑娘们多少爱慕与情思啊!凝结着姑娘们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来的心血!姑娘们逢年过节,偶尔穿一次嫁衣,因此能母女相传。一件精工的嫁衣就是一件上好的工艺品。 衣袖、衣领、衣肩、围腰、背带等,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部分,也是苗圃有妇女炫耀刺绣手艺的阵地。她们采用多种针法,以长短交错的线条和丰富多变的色彩,在这些部位绣出一块块美丽的图案。所绣植物常有牡丹、荷花、百合、兰花等,所绣动物常有龙凤、蝴蝶、喜鹊、蝙蝠等,其构图又与各地的居住情况有关。居住在山寨的喜用花卉、鸟兽构图,以绿、蓝二色为主;居住在溪河边的多取村于鱼虾、人物之类,以红、黄二色为主;还有凉亭、佛塔、寺庙、房屋建筑和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 逢场赶集,其乐融融。特别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边边场”,更是别有风趣。那穿翠蓝色滚花边衣服的姑娘,手里拿着青布伞,那缠着黑色包头的俊俏后生,肩头挎着黄布包,他们自由自在地穿行于青山绿水之间,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尤其是唱歌跳舞打秋千时,或者拦路对歌时,姑娘们都以自己美丽的服饰来博得后生们的“啧啧”称赞和倾心爱慕,而后生们也总是喜欢那些手艺精巧的姑娘。 “苗乡椎髻女,亦有巧于人。”湘西苗族土厚风淳,民情敦朴。苗家的刺绣集中反映了苗家妇女的智慧才能和热爱劳动、热爱艺术、追求幸福的高尚情操。 苗族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得到必要的尊重,记载下来的往往是叛乱和平复,在汉民族胜利的功勋册背后,应该是苗民族悲剧的命运和迁徙的坎途。传说中汉苗最早的交战是黄帝和蚩尤,黄帝的胜利开始了汉族中原文明的强势地位,蚩尤的失败拉开了今后数千年苗族不断战败迁徙的序幕。在汉族的传说中黄帝是至善至美的,蚩尤则是暴虐丑陋之化身;而在苗族的刺绣中蚩尤是一片美丽的红枫叶,孕育了苗人祖先;汉族的帝王才是凶残的恶龙,掠夺和侵占苗人的粮食和土地。因为长期的战乱逃离,苗族不断流散,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和历史,但文化的传承通过苗绣和苗歌流传了下来。据考证苗族的古歌和日本的古代传说惊人的相似,也许大和民族中的一支就是来自于古代的苗人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