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面向对象技术与UML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刘振安,等 编 丛 书 名: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209126 出版时间:2007-04-01 版 次:1 页 数:205 装 帧:平装 开 本:所属分类:图书 > 计算机与互联网 > 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 内容简介《面向对象技术与UML》介绍基于UML建模语言描述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与设计过程,内容包括软件开发过程、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基于UML语言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流程,并结合实际的工程要求,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的模式以及持久对象的概念。 本书通俗易懂、概念清楚、实用性强,可以作为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自学或培训教材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前言 第1章软件开发过程概述1 1.1软件开发基本概念1 1.1.1基本概念1 1.1.2迭代增量式的开发过程2 1.1.3其他开发模型3 1.2需求分析4 1.3设计4 1.4实现4 1.5测试4 1.5.1测试目的4 1.5.2测试集5 1.5.3设计测试集的方法5 1.6维护5 1.7风险分析6 1.8面向对象的方法8 1.8.1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8 1.8.2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思想9 1.8.3软件质量10 1.8.4可视化建模10 1.9CMM简介10 1.9.1初始级11 1.9.2可重复级11 1.9.3已定义级12 1.9.4已管理级12 1.9.5优化级12 1.10程序重组技术13 1.10.1程序重组13 1.10.2模式14 1.11小结14 习题115 第2章UML概述16 2.1软件建模和UML16 2.2UML的发展过程18 2.3UML的结构20 2.3.1基本构造块20 2.3.2规则21 2.3.3公共机制21 2.4UML的视图24 2.4.1用例视图24 2.4.2逻辑视图26 2.4.3进程视图27 2.4.4组件视图27 2.4.5配置视图28 2.4.6包的简单概念28 2.5UML的主要特点28 2.6使用UML语言的好处30 2.6.1帮助学习面向对象技术30 2.6.2帮助与领域专家进行交流31 2.6.3帮助理解全局31 2.7UML语言的应用32 2.8小结32 习题234 第3章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35 3.1面向对象基础知识35 3.2面向对象的基本原则35 3.2.1抽象36 3.2.2封装37 3.2.3继承38 3.2.4分类39 3.2.5多态40 3.2.6聚合40 3.2.7关联40 3.2.8消息通信41 3.2.9粒度控制41 3.2.10行为分析42 3.3OOA模型42 3.3.1基本模型42 3.3.2补充模型42 3.4发现对象并建立对象层43 3.4.1将问题域和系统责任作为出发点43 3.4.2正确运用抽象原则43 3.4.3寻找候选对象的基本方法44 3.4.4审查和筛选对象44 3.4.5异常情况的检查和调整45 3.5定义数据成员45 3.5.1寻找数据成员的一般方法45 3.5.2审查与筛选数据成员46 3.6定义成员函数46 3.7如何发现基类与派生类的结构47 3.7.1学习当前领域的分类学知识47 3.7.2回顾基类与派生类结构的两种 定义47 3.7.3考察类的成员48 3.8面向对象的高级课题48 3.8.1抽象类48 3.8.2多重继承49 3.8.3界面与接口51 3.8.4内部类53 3.8.5包53 3.8.6组件53 3.9小结54 习题354 第4章用例分析55 4.1需求55 4.1.1需求获取55 4.1.2需求分析55 4.1.3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56 4.1.4需求验证56 4.1.5需求管理56 4.2用例分析57 4.3用户目标和系统交互功能60 4.4用例图60 4.4.1活动者61 4.4.2用例和用例图61 4.4.3项目词汇表62 4.4.4事件流63 4.5用例图内元素的关系66 4.6用例图设计实例68 4.6.1需求68 4.6.2分析68 4.6.3事件流68 4.6.4用例图70 4.7用例规格说明70 4.8小结71 习题472 第5章活动图74 5.1活动图的概念74 5.2活动图的基本要素75 5.3泳道76 5.4用例的活动图77 5.5活动的分解78 5.6何时使用活动图79 5.7活动图的图标79 5.8小结80 习题581 第6章交互图82 6.1概述82 6.2如何创建交互图83 6.3序列图的组成84 6.4序列图的实例86 6.5协作图的组成87 6.6协作图的实例88 6.7异步消息、并行和竞争89 6.7.1对象的建立和撤销90 6.7.2异步消息和并行90 6.7.3竞争91 6.8序列图和协作图的比较92 6.9序列图和协作图中的标记93 6.10小结93 习题694 第7章类图96 7.1类和对象96 7.2寻找类97 7.3属性和操作98 7.3.1属性99 7.3.2操作99 7.3.3可视性101 7.3.4类和类的实例101 7.4CRC卡103 7.5继承与多态性104 7.5.1继承104 7.5.2多态性104 7.6关联105 7.6.1聚集108 7.6.2组合109 7.6.3关联的分析109 7.7注意事项109 7.7.1正确使用类图109 7.7.2其他注意事项110 7.8选课系统的类图111 7.8.1设计类图111 7.8.2选课系统中类、属性和操作113 7.9类图的基本UML标记117 7.10小结118 习题7119 第8章状态图121 8.1状态图的基础知识121 8.2状态图组成121 8.3状态图设计实例123 8.4并发状态图123 8.5何时使用状态图124 8.6状态图使用的基本图符125 8.7小结126 习题8126 第9章持久对象127 9.1持久对象的概念127 9.2持久对象策略128 9.2.1基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解决 方案128 9.2.2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解决方案129 9.2.3两种策略的比较129 9.3实现类和对象的映射130 9.3.1类和对象的映射130 9.3.2属性映射成字段130 9.3.3属性取值映射成域131 9.4关系数据库中实现继承131 9.5关系映射133 9.5.1关联与聚集/组合之间的区别133 9.5.2关系数据库中实现关联133 9.6小结135 习题9136 第10章组件图137 10.1组件图的基础知识137 10.2组件图的基本要素137 10.3组件图实例138 10.4组件和接口139 10.5组件图标记139 10.6小结140 习题10140 第11章布局图141 11.1布局图的基础知识141 11.2布局图的基本要素141 11.3使用布局图的考虑142 11.4布局图的组成要素142 11.5小结142 习题11143 第12章软件体系结构144 12.1软件体系结构144 12.2流程处理系统146 12.3层次结构147 12.4客户机/服务器系统149 12.4.1视图控制模型MVC149 12.4.2两层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151 12.4.3“瘦”客户机和对象标志152 12.4.4基于MVC的网上应用154 12.4.5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型155 12.4.6多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型158 12.4.7组件对象模型和分布式组件 对象技术159 12.5集群系统162 12.6小结163 习题12166 第13章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实例167 13.1用例模型167 13.2序列图167 13.3类图171 13.3.1员工工号管理类图172 13.3.2员工基本信息管理类图172 13.3.3员工家庭信息管理类图173 13.3.4员工社会关系管理类图173 13.3.5员工政治面貌管理类图173 13.3.6员工工作简历管理类图174 13.3.7员工资质信息管理类图174 13.3.8员工职务任免管理信息类图175 13.4类的属性和操作175 13.4.1边界类175 13.4.2控制类175 13.4.3实体类177 13.5小结180 第14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实例181 14.1电力电量管理软件181 14.2电力电量软件功能要求及其体系结构181 14.2.1电力电量管理软件的功能要求181 14.2.2电力电量系统的硬件结构183 14.3电力电量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184 14.3.1需求分析184 14.3.2电力电量软件高层架构方案187 14.3.3电力电量系统流程设计187 第15章UML支持环境190 15.1UML集成化支持环境190 15.1.1UML可视化建模系统191 15.1.2UML模拟系统193 15.1.3UML软件质量控制193 15.1.4UML代码生成系统194 15.1.5UML逆向工程194 15.2Rose简介194 15.2.1使用Rose2003设计软件的思路195 15.2.2使用Rose2003创建模型195 15.2.3Rose界面的组成197 15.3小结203 习题15205 参考文献20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