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棉花枯腐病 |
释义 | 编号 : 农作物 锦葵科 棉花 真菌病害 植物名称 : 棉花 中文病名 : 棉花枯腐病 中文别名 : 棉花炭腐病 英文病名 : Cotton Macrophomina rot 病原类别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Macrophomina phaseoli (Maubl.) Ashby 属真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球孢属,菜豆壳球孢菌。 形态特征 :病菌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多数埋生,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炭质,直径96-163μm。分生孢子长梭形至椭圆形,无色,单胞,少数双胞,14-29×4-9μm。菌核黑色,表面光滑,大小变异较大,直径50-100μm,一般与分生孢子器混生在一起。 生理生化特征 : 病菌生长适温30-32℃最适酸碱度pH6-6.8。 危害对象 :茄科、豆科、葫芦科、锦葵科等120余种植物。 分布 :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辽宁、浙江等省。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内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能带菌,但带菌率很低。 发病条件 :气温达30℃左右,伴以多雨高湿,常诱使此病盛发。轮作地发病较轻。地势低洼、棉花生长不良、偏施氮肥,均可增加病情。 危害部位 : 叶片、根、茎。 危害症状 :从苗期到现蕾期均可受害。病株叶片凋枯萎垂,提前脱落,根部及颈基部呈褐色、病部腐烂,皮层及木质部埋生黑色小菌核。 防治方法 : 1.种植抗病品种。 2.及时清除病残体。 3.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 4.药剂防治:拌种、喷洒。 资料来源 :方中达主编. 中国农业植物病害.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