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孟若玄 |
释义 | 孟若玄(1909年—1942年) 原名孟继朋,齐河县赵官镇北街人,为世代富家。 1927年,考入山东省曲阜第二师范学校。1931年8月,由程金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2月,任曲师“特支”负责人。同年5月20日晚,国民党侦谍队和曲阜县大队突然包围曲师逮捕共产党员,他越墙逃出,回家躲避。此后,又到上海同济大学找其三哥孟继炎,以读书为名,继续从事党的活动。1932年12月,受党组织派遣到福建龙岩,打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搞地下兵运。由于不得信任,于次年六、七月间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党的工作,不幸被捕。后由当时任国民党南京政府教育督学的侄子孟民言保释,送回原籍赵官镇。 “七·七”事变后,用“民先兄”的称呼向山东省委写了秘密报告,提出了在家乡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的意见,受省委指示,鲁西北特委派巡视员王晋亭首先来到赵官镇,按照他的举荐,发展吴力践、孟鲁言入党,建立了中共河北(黄河以北)特别支部,他任书记。河北特别支部是抗战爆发后在齐河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的基层支部和区分委会,党组织很快遍布齐河南部地区。他利用家庭的社会影响,在上层人物中开展统战工作,并承担了支部的活动经费,为齐河县党组织的重新建立,为河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8年10月,河西地区党组织归长清县委领导,特支被撤销,他调任山东省委战时工作委员会总务科副科长。1942年,在去滨海赣榆出差途中,因擦枪走火,不幸殉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