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西M82 |
释义 | M 82 不规则星系 M82(NGC 3034),类型Ir-II,位于大熊座 雪茄星系 赤经09 : 55.8(小时:分) 赤纬+69 : 41(度:分) 距离12000(千光年) 视亮度8.4(星等) 视大小9x4(角分) 由Johann Elert Bode在1774年发现。 这个星系与它的近邻,M81(北半球的星系精品),组成了一对最显著的、有物理联系的星系对,它是II型不规则星系,即“盘状”不规则星系的原型。它的核心似乎在不久以前与M81的近距离遭遇中遭受了重创,正处于严重的星暴过程之中,展示出壮观的暗纹。这些狂暴的爆炸气体外流同时还是强烈的射电噪声源,这是Henbury Brown在1953年发现的。这个射电源最早被称为大熊座A(Ursa Major A,大熊座中最强的射电源),在剑桥射电源第三星表(Third Cambridge Catalogue of Radio Sources)中的编号为3C 231。 在红外线波段,M82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系;它展示了一种所谓的“红外超(infrared excess)”现象(它在红外线波段中的亮度超过了可见光波段的亮度)。这种现象同样可以在M51的伴星系NGC 5195和特殊星系NGC 5128(人马座A)中被观测到。就像John Mallas所形容的那样,它的外形就像一个银色的长条。 最近,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个新形成的(年轻的)球状星团。它们的形成大概是星系与M81近距离遭遇所引发的另一个结果。科学家们估计,最近一次潮汐引力相互作用发生在大约5千万到几亿年前:STScI最新的结论是,6亿年前,一个长达1亿年之久的严重相互作用时期开始了。 作为M81星系群的一员,M82的距离也是1200万光年。 M82是在1774年12月31日,和M81一起被Johann Elert Bode发现的;他将它形容为“朦胧的光斑”,距离M81大约0.75度,“非常苍白,长条形”,在它的星表中编号第18位。Pierre Méchain在1779年8月独立地重新发现了这两个朦胧光斑状的星系,并且将它们报告给了Charles Messier,后者在1781年2月9日完成了位置测量之后,将它们加入了他的星表。 M82是少有的几个同时拥有Herschel编号的Messier天体。根据William Herschel在1802年9月30日所做的观测,M82被编号为H IV.79,尽管他通常会谨慎地避免给Messier天体编号。 William Parsons,Rosse伯爵三世是最早评论M82中的暗尘埃带和尘埃斑块的人,它们可以在星系的中心部分被看到。 Halton Arp也将M82作用第337号天体收入了他的特殊星系表。 Lebofsky,Rieke和Kailey报告了超新星1986D的发现,它应该是出现在M82中的,因此也被列在了Kenneth Glyn Jones所著的书中。不过,这颗“超新星”被证明是一次误报。事实上,一个会轻微变化的2微米波长红外源愚弄了这些发现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