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茅儿寺 |
释义 | 简介茅儿寺,位于辽宁海城县大新屯村东南的绣岭。始建于清初。 历史康熙八年(1669年)僧了空在这里初创茅庵二间,茅庵寺由得名。老百姓俗称这里为“茅儿寺”。 过了二十年,海城人赵义元等与僧祝用、自安又盖了南向的禅房三间。 又过了六年,海城人李进忠、蒋自贵等到又同寺僧傅江、演福建造西向的佛殿三间,娘娘行宫一间。 到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尚可喜的儿子尚之珆和孙子尚崇埏又捐资同寺傅福和尚建了西向的山门三间。到这个时候,寺院才初见规模。这里也渐渐变成学士文人心仪的一方名胜。 康熙六十年(1721年),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并立碑记述此事。以后又历经乾隆四十年(1775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道光六年(1826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历次重新修缮。这里“苍松怪石,异草奇花,错杂缤纷,蔚然深秀。当春夏之交,游人往来,仰观俯察,适足以揽江山之胜,而极游眺之睛。”真正成为了海城的第一胜地。临溟旧八景中的“绣岭衔泉”,临溟新八景中的“林内钟声”指的就是这里。 多罗亭茅儿寺多罗亭则在山涧畔。上联写登亭所见。谓时值春和景明、秋高气爽,但见村庄历历在目,犹如幅幅山野乡村图不断展现。平铺,宋·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词“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下联转写文人雅士群聚觞咏的风流情怀。前句用晋·王羲之《兰亭序》“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之典。河声山色,动感、色彩俱现。末以“一齐飞送酒樽来”作结,美景与豪情共入酒樽,景醉人,情醉人。一个“飞”字,写出了河山的脉脉含情和对人的依依眷恋,灵气飞动,而境界全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