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脰鸣 |
释义 | 基本信息【词目】脰鸣 【拼音】dòu míng 【字义】 脰dòu: 脖子、颈。 出处【原文】《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笋虡。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裸者,羽者,鳞者。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裸者、羽者、鳞者以为笋虡。外骨、内骨,却行、仄行,连行、纡行,以脰鸣者,以注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 【译文】梓人制作笋虞。天下的大兽分五类:脂类,膏类,裸类,羽类,鳞类。宗庙祭祀,用脂类、膏类的兽为牲,用裸类、羽类、鳞类的兽的形象作为笋虞上的刻饰。骨长在外的,骨长在内的,倒行的,侧行的,连贯而行的,纡曲而行的,用脖子发声的,用嘴发声的,用翅膀发声的,用腿部发声的,用胸部发声的,这些都叫做小虫类,用它们的形象作为(祭器上的)雕琢。 【详细解释】 “外骨”指有坚硬外壳的动物,如龟;“内骨”指鳖。“却行”指蚯蚓;“仄行”指螃蟹;“连行”指鱼类;“纡行”指蛇类。“以脰鸣者”指用颈部发声的,如蛙;“以注鸣者”指用口发声的,如蝾螈(蜥蜴);“以旁鸣者”指用振动肋部发声的,如蝉类;“以翼鸣者”指的是用翅膀振动发声的,如金龟子;“以股鸣者”指用大腿和腹部摩擦而发声,如蟋蟀、织布娘等;“以胸鸣者”指的是灵龟类动物。这些小虫作为笋虡的细部刻饰。 【其它注解】 郑玄 注:“脰鸣,鼃黾属。” 贾公彦 疏:“‘脰鸣,鼃黾属’者,鼃黾即虾蟇也。脰,项也,以其项中鸣也。” 鼃黾wā miǎn:蛙类动物。 虾蟇há má :即虾蟆 词语解释【词义】用颈项鸣叫。后用以借喻独特的方式。 【示例】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 庆历 、 嘉祐 以来,天下以 杜甫 为师,始黜 唐 人之学而 江西 宗派章焉。然而格有高下,技有工拙,趣有浅深,材有大小,以夫汗漫广莫,徒枵然从之而不足充其所求,曾不如脰鸣吻决,出豪芒之奇,可以运转而无极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