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卖估衣
释义

卖估衣 - 简介

北京有估衣行,天桥一带有估衣铺、各庙会有估衣摊。所谓估衣,即七八成新的旧衣服,刚做好还没穿的衣服卖到估衣行也得按估衣算,俗称“下剪子为估衣”。估衣的成色很杂,上至绫罗绸缎,下至粗细棉布,款式能够隔朝接代,相差半个世纪,而且新旧程度也很难辨认。因此从当时社会人们的消费水平看,干这行确实有利可图。

估衣行的经营方式很特殊,以吆唤做宣传。伙计们每天照例把所有的货物逐件的折腾一遍,每拿起一件,都要吆唤出价码来:“这个吆唤卖,里面三新的大夹袄,就五吊八!”于是找来无数围观的行人.卖估衣讲究暗码儿和行话,谓之“暗坎儿”,也叫做“笔”,什么“老浑笔”、“柳字笔”、“桃字笔”、“番字笔”,直到 “杓字笔”,就是由一至十的数码。伙计们把一件估衣抖开先要翻过底襟瞧瞧码儿,然后马上进行心算,才能吆唤出来。

卖估衣 - 行当

“卖估衣”是北京老行当之一。这里所提的估衣,就是旧衣裳。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在经济不发达的时代,估衣行是一项调剂民间日用生计的商业活动。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张勋丁巳复辟时写道:“据老北京人回忆当时北京街上的情形说:那天早晨,警察忽然叫各户悬挂龙旗,居民们没办法,只得用纸糊的旗子来应付;接着,几年没看见的清朝袍褂在街上出现了,一个一个好像从棺材里面跑出来的人物这时前门外有些铺子的生意也大为兴隆。一种是成衣铺,赶制龙旗发卖;一种是估衣铺。清朝袍褂成了刚封了官的遗老们争购的畅销货。”

在北京,卖估衣的买卖集中在前门外大栅栏、天桥和崇文门外花市一带。在天津则集中在估衣街,估衣街西口立有一面牌楼,上写“沽上市廛”四个字。沽,是指天津旧有七十二沽。“沽上市廛”就是指天津的商市。两百年前清代文人李慈铭在他的《越缦堂日记》中,描写这条街“廊舍整洁,几及二里”,繁华绝似“吴(苏州)之阊门”。足知它当年繁荣的风貌。估衣街上有各种老字号、老商店,如吃饭饮宴,有老“八大成”洋广杂货商店“范永和”及京都达仁堂、老皮货凉席店也都在估衣街上当然,估衣街上最多的仍然是服装店与绸缎庄,如谦祥益、敦庆隆、元隆、瑞蚨祥鸿记等,估衣铺、估衣摊杂陈其间,行在闹市间的行人、顾客,有钱的去大店铺置办新装;无钱的可以在估衣摊上便宜地买件旧衣裳。此二景凑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画。

卖估衣 - 评论

清代崔旭在道光四年(1824)写有《估衣街竹枝词》首,他说道:“衣裳颠倒半非新,挈领提襟唱卖频;夏葛冬装随意买,不知初制是何人?”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清代估衣店的经营活动。诗中说“唱卖频”就是言此。买的既是旧衣服.当然也就“不知初制是何人”了!

卖估衣,它所卖的衣裳多是七八成新的旧衣服,刚做好还没穿的衣服卖到估衣行也得按估衣算,俗称“下了剪子为估衣”。因为当时各城市的当铺很多,居民生活的变化既大又快,家中新制的各色鲜衣华服,转瞬间就可能因为不合时尚或是经济破产,随即送进当铺。其后往往又无钱去回赎,所当衣服即成为死当,这些半新不旧的衣裳的所有权就转移到当铺手中。当铺为了兑现钱,即按堆儿编号售出。成批收卖者多为估衣铺,他们再把趸来的批货,分出三六九等,拿到估衣街市上售卖。卖估衣的伙计要一对一的当场吆喊:“快来瞧!快来看!这一件白灿灿、光闪闪、又轻又柔的滩羊皮袄呀,把它买了吧!……”。

侯宝林、郭启儒合说的《卖估衣》一模一样,毫不夸张。其声如歌唱,其神态如唱戏。卖主可以漫天要价,买主可以就地还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