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超现实主义画派 |
释义 | 超现实主义画派是1924年产生于法国。由法国作家Andre Breton (布列顿)发起。在巴黎先后发表两次《超现实主义宣言》,形成了超现实主义画派。认为“下意识的领域”,如梦境、幻觉、本能等是创作的源泉,主张从潜意识的思想实际中求得“超现实”。作品主要描写潜意识领域的矛盾现象,把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真实与幻觉统一起来,具有恐怖、离奇、怪诞的特点。代表人物有米罗·恩斯特等。 中文名:超现实主义画派 创建时间:1924年产生于法国 主要画家:米罗·恩斯特等 代表作品:《被夜莺吓着了的两个孩子》 名词解释在布列顿(Andre Breton 1896-1966)和沙拉(Tzara)在达达主义问题上发生冲突之前,布列顿就同诗人菲利普·索波尔特共同开始通过自动写作法探索心理经验中的想象层次了。《磁带性的原野》是他们在1920年发表的第一件作品。作品中因对理智的抑制而产生的隐喻奔涌而出,其中也有些令人过目难忘的视觉隐喻。不久,艺术家和作家都对揭示这种“真实的思想过程”(布列顿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下的定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篇宣言发表于1924年下半年,但布列顿1928年在一篇重要论文《超现实主义与绘画》中才肯定了超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性。然而在这篇宣言的注释中,他号召人们注意当时那些可能与文学超现实主义有联系的艺术家,其中有几位“野兽派”或“立体派”的画家:马蒂斯、德朗、勃拉克和毕加索。他们的作品不太符合布列顿为超现实主义下的定义:纯粹的心理自动法。不过,他们中间还有一位意大利画家,名叫乔治·德·基里科,他是短命的“形而上画派”的创始人主将。这个名称是他和未来派画家卡洛·卡拉为他们1917年在费拉拉城创作的作品而起的。基里科1911年至1915年一直住在巴黎,他的画很受阿波利奈尔的崇拜。阿波利奈尔1918年写的剧本《蒂里西亚的乳房》就是以“超现实主义戏剧”为副标题的。对于首次使用这一术语,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追求语言和心理学的大师和诗人来说,他如此看重基里科的才华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基里科的早期作品也象阿波利奈尔支持的立体派画家的作品一样,打破了绘画的视觉逻辑常规,获得了更加出人意料的效果。 基里科基里科笔下的世界乍一看来具有一种秩序井然的假象:线条利落,色彩鲜明,光线柔和,形式上非常醒日。然而,人们发现这个世界里的空间,也许还有时间,已经脱离了它们一向遵守的整齐界线。在《一位皇帝的邪恶的创造力》(1914-1915)中,建筑物内景、桌面和各种物体的几个透视点的非逻辑性并列会引起心理上和视觉上的不舒适。异化感、失落感,与其他人类隔绝的孤独感,对自己处境的不踏实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我特质的怀疑感十分强烈。人们怎样才能知道他身处何地或置于前景的是什么物体呢?即使我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我们也仍然不得而知它由何人为何因带来此地的。标题是另外一个令人困惑的因素。它什么也没有说明,但却引起了没有满足的期待感。其它的标题,如《秋日午后之谜》或《离别苦》传达了由空间暗示的联想。布列顿之所以对此十分欣赏是由于这些空间的比例和透视同我们的梦境很相象。在此之前,绘画史上还从示有人在全能的梦中和毫不相干的思想过程中按照布列顿的定义把世界建筑在“一个至今被忽视的某种联想形式的超现实”之上。对布列顿来说,绘画中真正的超现实主义的因素,可以通过将互不关联的事物并列在一起而产生。正如超现实主义者康特·德·劳特曼在《马尔多拉之歌》(1888)中使用的暗喻那样:“……美丽如缝纫机和雨伞在解剖台上偶然相逢。”实际生活中的这类偶然相逢我们称之为“巧合”,布列顿为这种情形下的定义是“客观机遇”(Objective hazard)。 评论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性,主张通过这种方式,口头地、书面地或以任何其他形式表达思想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思想的照实记录,不得由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哲学背景: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信仰超级现实,这种现实即迄今遭到忽视的某些联想的形式。同时也是信仰梦境的无穷威力,和思想能够不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种种变幻。它趋于最终地摧毁一切其他的精神学结构,并取而代之,以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 在1924年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安德烈布雷东(Andr’eBreton)对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作了上述定义。布雷东是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旗手,他提出的“超现实主义”一词来自阿波利奈尔(Apollinaire)的剧本《蒂蕾丝娅的乳房》。该词表达了布雷东及其追随者在这场文艺运动中的追求,那就是超自然的、无意识、无理性的精神自由。 弗洛依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学说揭示了沉睡于人们心底、不被人们的意识所触及,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意义的所谓无意识和潜意识。根据弗洛依德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表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剥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而艺术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以此为源,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强调梦幻的万能。他们认为,梦幻能显示“生命永恒”的“彼岸”,只有用梦幻纠正现实,改变现实,才能推倒通往“彼岸”的墙,达到神妙的超现实的境界。 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可推那位被归为“形而上”派的画家基里柯。他的作品创造了现代艺术中最令人心动又最令人不安的梦幻景象:广场、拱门、楼宇、寒月,运家具的空车、玩铁环的女孩,所有的一切仿佛舞台布景般凝固在死寂的光线中。这些偶然而荒诞的内容令人不安。然而,形象之间这种奇怪的冲突及清澈的气息又让人感到一种神奇而特别的魅力。他画中的那种宛如舞台的、平坦的地面,后来成为许多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准空间”。这是一块中性的地方,在这里,互不相容的东西相遇在清澈的光线下,一如那位名叫洛特雷阿蒙的作家所言,“像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阳伞在手术台上偶然相遇那样地美。”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全力追求的正是这种梦幻效果。他们的美学信条是布雷东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提出的,“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美可能使人震惊,也可能不使人震惊。”这样,达利带来的那种荒诞不经的梦的世界确乎十分地美——挂在树上的软表、被肢解了的躯体、可怕背景上的骷髅骨架,等等。那种通过可以识别的变形形象营造出的梦魇般的场景,看起来既精细逼真,又遥远陌生。这种风格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NaturalisticSurrealism),其代表画家除达利外,还有马格利特等人。超现实主义的另一种风格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OrganicSurrealism),以米罗为代表,追求幻想的、与生命力相关的抽象画面。 首次超现实主义画展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翌年举办了第二次。此后,在巴黎、哥本哈根和特纳里夫、伦敦、纽约等地有过多次重要展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该运动的蓬勃状态,不过由于其成员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战争倒也间接地扩大了它的国际影响。战后,在巴黎、纽约等地先后举办了国际性展览会。除了组织各种活动外,超现实主义团体还充分运用杂志、报刊等媒体及传单、小册子等手法来传播其观念。1966年9月28日,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布雷东去世,这使团体失去了极其重要的凝聚力量。1969年10月4日,许斯特在《世界报》发表最后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第四章》,指出“超现实主义运动已经没有任何内部的一致,我的一些朋友和我本人于二月份决定将它放弃,它和我们再也没有关系。”曾经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至此结束。不过,其影响力绝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事实上,超现实主义运动对20世纪美学观念有着重要影响。从达利画展看超现实主义 达利画展落幕了。 有人说,这个画展晚来了十年。目前的中国画坛,已不能指望它能激起什么波澜。 接触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是在许多年以前。那时,透向世界的窗口刚刚推开,人们都睁大眼睛,注视着那个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而绘画艺术格外引人注意。 我不是学艺术的。但,也许是逆反心理吧,从小缺乏艺术熏陶的我对艺术格外热心。当时有份介绍国外绘画艺术的杂志《世界美术》就介绍过达利和他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达利的绘画怪诞、荒谬,仿佛它们是作者精神分裂时完成的。比如,那十字架上的基督与港湾沙滩上渔船的组合;那可以由小男孩轻轻一掀就掀开的海洋;那象墨水一样浸漫着的海水;那摊平开来的时光等等。 理解达利很困难。据说,与他生活多年的妻子也不能把握他的心路历程。达利一生喜爱怪诞,连日常修饰也追求与众不同。他的上翘的小胡子是独一无二的。那幅著名的《空中达利》照片,据说是用铅丝将他吊起,他做出飞翔的姿态,由助手从一旁泼水,而另一个助手从另一边将一只可怜的猫向空中抛出,在这一刹那拍摄的。 与其说达利是个艺术家,不如说他是个巫师。他画笔下的变形了的世界,就是他呼风唤雨的水晶球。他用他的主管臆造和貌似合理,把人们引入他的虚拟世界。在那里忍受他的摆布和欺凌。 说到超现实主义,也许人们会认为它是达利的创造。其实不然。看看西班牙绘画,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意味。从十六世纪格列柯的《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十七世纪里贝拉的《圣母玛丽亚的怀胎》、埃斯皮诺萨的《玛达莱纳的圣餐》、莱亚尔的《虚荣的寓意》,到上个世纪初格里斯的立体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超现实主义传统。只是到了达利,被他夸张了、病态化了。 我不喜欢达利。他的形象象一个虐待狂;我也不喜欢达利的画,除了凌乱、错位、分裂,我看不出任何意义。当然,他绘画的技术功底与同时期的画家比,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就象西班牙民族非常放浪又非常传统;非常温情又非常血腥一样,达利的绘画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但震撼过后又让人轻视。 回到达利画展闭幕式。二十年改革,中国人的艺术境界高明了。不是先走一步的什么都是好的。达利也不例外! 作品欣赏赵文华教授作品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于1920-1930期间的欧洲文艺界。强调现实与潜意识里的梦幻结合才是决对的真实。来自蒙古草原的赵文华,90年代的一批作品,被推介为超现实的优秀作品。在创作技法上,利用了近似单色的灰白色调,如同雕塑般的造型,以此来产生一种幻境感,却带有一种无限的精神张力。(义丰 博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