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逄锦聚

出 版 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505849310 ; 978-7-5058-4931-0

I S B N : 750584931X  出版时间: 2005-8-4

开 本: 小16开  页 数: 454

定 价: 40 元

内容简介

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本课题进行了新的概括,认为以下内容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1)商品具有二因素,价值与使用价值一起共同构成商品的实体;(2)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价值是人类劳动一般是抽象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3)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5)劳动力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的。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一、进一步阐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本任务;二、对价值创造、价值形式与财富创造等基本范畴再界定;三、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进行再探讨;四、对科学技术、经济增长与价值创造关系的新探讨;五、关于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六、关于剩余价值、剥削与劳动价值论。

本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的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三、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二章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的评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第一次争论——关于《资本论》第3卷的价格理论是否与第1卷的价值论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二、20世纪40-50年代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第二次争论——关于“转形问题”能否求解

三、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劳动价值是否“必要”

第二节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讨论

二、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

三、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

四、新世纪之初在“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下展开的新一轮大讨论

第三节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4的简要讨论

一、对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的简要评析

二、对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讨论的简要评析

第三章 历史条件的变化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遇到的挑战

第四章 价值创造、价值形式与财富创造

第五章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

第六章 科学技术、经济增长与价值创造

第七章 关于按劳动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

第八章 剩余价值、剥削与劳动价值论

附录 中国现阶段私营经济中分配关系

参考文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