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超级种马
释义

简介

CH-53,美军运输直升机,外号超级种马

类型: 重型军用运输直升机

生产公司 :西科斯基飞行器公司

服役 :1981年

使用状态 :现役

主要用户: 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日本海上自卫队

生产数量 :约115架

衍生自 CH-53 海种马

发展历程

H—53“海上种马”大型直升机,首先是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研制的一种高速侵攻(强行进入敌人腹地进行袭击或机降)型机种,用来替代陈旧的H—37大型直升机。在设计中要求全套利用CH—54A(S—64)“空中吊车”专用重型起重直升机的动力装置与旋翼系统,横向派生发展一种“运输用”的“改型”来。于是,CH—53诞生了。

CH—53的公司代号为S—65。原型机试飞于1964年10月14日,1966年1月开始服役,1966年秋季,组建第一支部队。

1966年8月,空军也看中此机,以HH—53B的名义订购,用途是远程救生,专门从敌后救出已方遇险人员。此改型装有T64—GE—3涡轮轴发动机及空中受油杆。

CH—53A的机舱与CH—3C相似,但载重量却提高了,可一次载运38名武装士兵或24副担架加4名医护人员,或载货4500千克。当满载时,最大时速也可达222千米。当运载军用物资时,可一次运载2辆吉普车或2枚“霍克”地对空导弹及发射架或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加拖车。有水上漂浮能力,可全天候作战,并带辅助动力装置,可在野外或敌后自行提供各种动力源(气、电)。

1978年,又批准生产CH—53E,1981年6月服役,仍交海军陆战队使用。可载55名武装士兵执行两栖登陆作战任务,也可用来空运辎重、弹药或吊挂回收损坏在外的飞机残骸。海军则用它进行舰上垂直补给、空运及运走航空母舰上的坏飞机。CH—53E别名改为“超级种马”(Super Stallion)

MH—53E是海军扫雷专用直升机,别名又改为“海龙”(Sea Dragon)。

CH—53E与MH—53E的出口型是S—80E与S—80M,出口型的旋翼不能折叠,撤去副油箱、空中加油设施、绞车和通信导航系统。

C/MH—53E的机组人员为3名,主机舱有55个折叠椅,也可运7个标准的102×122厘米货盘,腹下吊钩可外挂16.33吨货物飞行。

RH—53D也是海军的扫雷机,兼运输任务。

布局

CH-53E使用3台通用电气公司T64-GE-416涡轮轴发动机,单台10分钟最大功率为3266千瓦(4380轴马力),30分钟平均功率为3091千瓦(4145轴马力),最大连续功率为2756千瓦(3696轴马力)。计划改装T64-GE-419发动机。在两个翼梢浮筒的前部各有一个自密封软油箱,容量为1192升,还有一个附加的双室油箱,容量为1465升,机内燃油量达3849升(MH-53E的机内燃油量为12113升)。CH-53E还可选装吊挂在翼梢浮筒外侧的可抛副油箱,两个副油箱总容量为4921升。有可伸缩的空中加油探管。还能悬停在舰船上方,用吊起的软管由舰船给直升机加油。

座舱 驾驶舱容纳3名机组人员。CH-53E座舱内沿舱壁和座舱中间布置的折叠帆布椅可坐55名士后。座舱右前侧有舱门。后部跳板式舱门用液压操纵。典型的货运载荷包括7个标准的102×122cm的货盘。中央吊钩可吊运16330kg货物。

系统 CH-53E的液压系统中使用4个液压泵,系统压力为211kg/平方厘米,用于总距、周期变距、横滚、偏航和杆力增加飞行控制伺服机构、起落架收放、装货绞车,装货跳板,桨叶与尾斜梁折叠。发动机起动器使用的液压压力为280kg/平方厘米。MH-53E使用单独的液压系统操纵机载扫雷设备。电气系统包括3台115伏400赫40-60千伏安交流发电机和两台28伏200安变压整流器,以提供直流电。有太阳公司的辅助动力装置。

CH-53E装有汉密尔顿标准公司的自动飞控系统,两台数字式机载计算机和一个四通道自动驾驶仪。1993年底进行了改装试飞,其设备包括4个马柯尼加拿大公司的CM A-2082 152×152mm彩色显示器,并与GPS、多普勒雷达及姿态航向基准系统相联。MH-53E的设备还有:AN/ALQ-14R拖曳式声纳,AN/AQS-17鱼雷抑制设备,AN/ALQ-141电子扫雷装置,用于爆破鱼雷的AN/ALQ-166拖曳式水翼拖网。

采用带尾桨的单旋翼构型。

旋翼系统 全铰接式7片桨叶旋翼。桨叶扭转角14°。每片桨叶有钛合金大梁,Nomex蜂窝芯和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蒙皮。桨叶装有大梁充气增压裂纹检查装置。桨毂由钛合金和钢制成。旋翼桨叶用液压动力折叠。装有标准的旋翼刹车装置。4片铝合金桨叶的尾桨安装在向左倾斜20°的尾斜梁上。

传动系统 主减速器安装在座舱上方的整流罩内,起飞额定功率为10067千瓦(13500轴马力)。

机身水密封半硬壳式结构,由轻合金、钢和钛合金制成,隔开的驾驶舱部分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旋翼、减速器和发动机整流罩广泛使用Kevlar复合材料。尾斜梁用液压动力向右折叠。机身能承受垂直方向20g和横向10g的坠毁力。

尾翼 海鸥翼式水平安定面高置在尾斜梁右侧,有撑杆支撑。水平安定面和尾斜梁用Kevlar复合材料制成。

着陆装置 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每个起落架都是双机轮。主起落架收到机身两侧翼梢浮筒的后部。前起落架可操纵转向。

性能数据

旋翼直径 24.08m

尾桨直径 6.10m

旋翼桨叶弦长 0.76m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 30.19m

机长(旋翼和尾斜梁折叠) 18.44m

机身长 22.35m

机身宽 2.69m

机宽(旋翼和尾斜梁折叠)

CH-53E 8.66m

MH-53E 8.41m

机高(到旋翼桨毂顶部) 5.32m

机高(尾桨转动) 8.97m

机高(旋翼和尾斜梁折叠) 5.66m

主轮距 3.96m

前主轮距 8.31m

座舱长度 9.14m

座舱最大宽度 2.29m

座舱最大高度 1.98m

旋翼桨盘面积 455.38平方米

尾桨桨盘面积 29.19平方米

空重

CH-53E 15072kg

MH-53E 16482kg

内部有效载荷(活动半径185km)

CH-53E 13607kg

外部有效载荷(活动半径92.5km)

CH-53E 14515kg

最大外部有效载荷

CH-53E 16330kg

使用载荷(扫雷任务)

MH-53E 11793kg

最大起飞重量(CH-53E和MH-53E)

内部载荷时 31640kg

外挂载荷时 33340kg

最大桨盘载荷

内部载荷时 0.68kN/平方米

外挂载荷时 0.72kN/平方米

最大功率载荷

内部载荷时 3.14kg/kW

外挂载荷时 3.31kg/kW

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 315km/h

巡航速度(海平面) 278km/h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11340kg) 12.7m/s

实用升限(最大连续功率) 5640m

悬停高度(最大功率)

有地效 3515m

无地效 2895m

自转场航程(中途不加油,以最大航程的最佳巡航状态飞行)

CH-53E 2075k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