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源岛礁 |
释义 | 岛 礁 (一)岛 屿 县境岛屿数量因历代围海造田时有变化。清代有岛屿20个,最大岛是松山岛。松山岛位于罗源湾顶部南侧,系延伸入海之山丘,呈东北—西南走向,西距大陆最近点0.5公里。岛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8公里,面积0.85平方公里。中部地势最高,山顶海拔118.9米;周围山麓较平缓,居民依山面海而居,建有岐前、岐后、树柄3村。民国初年因筑堤围塘,岛西南部已与大陆相连。 新中国成立后,巽屿、二屿、三屿、尾屿又先后与大陆连成一片,全县岛屿数降至15个。巽屿原为县内第二大岛,位于松山岛东南4.5公里,与罗源湾北岸迹头相望,南北长0.8公里,东西宽0.5公里,状如梨子,面积0.33平方公里,西南部距离大陆最近,仅0.2公里。屿为丘陵地,地势北高南低,岛岸陡峭,基岩裸露。居民建村于屿中央,以屿名为村名。 1965年“团结塘”围成后,屿南临海一面始与大陆相连。二屿、三屿、尾屿面积狭小,排列在巽屿与迹头之间,形如串珠。1975~1978年先后被连结起来,作为松山围垦堤坝线的组成部分,屿貌完全改变。 1990年15个岛屿中岐屿、鹤屿、鸡笼屿、青屿、鸟屿、冈屿、担屿、西龟屿、南龟屿、下龟屿分布在罗源湾内,洋屿、屿仔、小屿、大屿、东龟屿分布于湾外近海。 鹤屿 位罗源湾顶部,呈椭圆形,南北长480米,东西宽90米,面积0.043平方公里,距大陆最近点1公里。基岩岛岸,周围泥滩干出,高潮水深0.3~3.6米。地势中部隆起(海拔27.1米),西部平缓,有村1个,居民385人,是县内唯一有人定居之岛屿。 冈屿 位罗源湾中部北侧,与将军帽自然村相望。南北长580米,东西宽180米,面积0.095平方公里。岛岸线陡峭曲折,长1.34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海拔54.3米。近屿周围水深1.5~14.6米。屿北水域为进出罗源湾的冈屿水道,屿上建有灯桩。 担屿 位罗源湾可门水道中央,距湾北岸蝴蝶角0.4公里。屿两头高中间低,涨潮时海水淹没中部,两端如担子之两头。东端称下担屿,海拔24.4米,设有灯桩;西端称上担屿,海拔16.4米。两屿面积同为0.029平方公里,近屿水深7~30米。 洋屿 古称圆屿,位鉴江湾口南侧,距大陆最近点0.2公里。东西宽100米,南北长130米,面积0.01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屿顶浑圆,海拔16.6米。屿虽小,但扼鉴江口航路要冲,近屿海面是渔业和海水养殖业场地。 (二)礁 石 县境沿海有礁石39个,其中散布在罗源湾内的有28个(明礁11个,干出礁17个)。湾外沿海有11个(明礁10个,干出礁1个)。所有礁石均为基岩海礁,花岗石结构。最小的礁石如寨下、上湾、豺犬、大牛、小牛等礁长宽都不足5米。 较大的礁在罗源湾内有白岩礁(明礁,长50米宽40米)、竹排礁(干出礁,长75米宽18米)、鮀鳗礁(干出礁,长70米宽20米)、灰瓮礁(明礁,长50米宽10米)、倪礁(明礁,长40米宽18米)、大黄礁(干出礁,长90米宽20米,上有灯桩);在湾外沿海有白磹礁(明礁,长40米宽20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