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荣墓
释义

《遵义府志·土官》记载:“罗荣,字政卿,太原人。唐大历中,夜郎叛,命荣帅师南征,剿抚并行,蛮方永靖,朝迁遂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编户立差,厘然划一。填充六州都督,沿边招讨使、太子太保,荣禄大夫。“

罗荣墓在县城东9公里三贫镇场口茶子园。这座小土山,也称罗家坡,是古代播州宣慰司同知罗氏土官家族的坟山。罗荣,唐代人,系播州罗氏入播始祖,清代迁葬于此。

墓在南(白)尚(稽)公路右侧300米,坐北朝南,银顶山为其后屏。从山上俯视,罗家坡地形如“飞凤扑地”,罗荣墓适居“凤头”。墓前平坝中一片水田,古龙堰溪水横贯坝中,蜿蜒西去。墓左前是康家寨,右前是程家院,农舍绕山麓而建。墓庐视野开阔,遥对远峰。墓形贺头鱼尾,长5.7米,宽4.2米,墓顶封土。细錾青石礅砌建墓裙,墓裙顶部有石檐。墓前,一块墨晶玉大理石方碑高耸于3级厂碑台上,通高4米,边宽0.6米。碑帽为上圆下方的“将军盔”,形制雄浑。碑正面阴刻行书大字:“唐封播州侯始祖罗公讳荣字政卿之墓”,系民国年间贵州省文献征集馆长、前教育总长任可澄题写。碑身东西侧,分刻《罗荣自叙》、《大唐太师杨端公叙》碑文,由民国年间贵州文化名流李可达、桂诗成书丹。碑阴镌刻遵义县人民政府《重修罗荣墓记》。墓碑左右分立“罗氏世系”石碑2块,均高1.7米。碑石两侧石刻对联:“善述先人德泽荫,克昌后裔子孙贤;”“太原脉派职山固,古播源流似水长。”墓西石墙下,有1块古碑,高1.86米,碑文详载罗氏家庭渊源和入播始末,镌刻族规家训十六条。这块碑刻于清嘉庆二年(公无1797年),已有200年历史,颇具历史和民俗研究价值。

墓园大门朝南,石柱1对,顶饰石刻金瓜,柱身刻对联1幅:“带砺早盟大历分封承武烈,事功彪炳千秋古墓显文谟。“门侧嵌遵义县人民政府树立的文物保护标志碑。墓园地坪以石板铺墁,西北抵石墙,东南两方砌矮石槛围,整洁雅重。

1986年,当地政府招待文物保护政策,维修古迹,集资万余元,按旧貌修葺了罗荣墓。这座墓葬,反映了古播州的历史,是研究播州的社会民展,古代民族关系,土司制度的重要依据。罗荣墓附近,尚有明代罗氏同知衙遗址,播州宣慰司同知罗琛墓等古迹名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