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纳德·休格 |
释义 | “引领军火工业攀登未来科技高峰的旗手”-罗纳德·休格。 1947年,罗纳德·休格出生在辽阔而荒凉的南加州。休格的父母经营一家美容院,在那里平凡度日。南加州气候干旱,曾诞生过一首著名的民歌《南加州从不下雨》。正如歌中所唱的,那里的夜空十分清澈明净。休格上中学的时候,正值美苏展开太空竞赛的年代,年轻好奇的休格经常在夜里独自仰望天空,成了一个“小太空迷”。 休格的学业十分出众。196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著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学的是电子工程;随后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在母校拿下了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进入美国知名的军火公司TRW公司航空分公司设计军用卫星。在此期间,他曾先后前往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和哈佛大学进修。 但在TRW公司,休格却并不得志。他工作了20年,仍旧没有进入公司高层,于是跳槽到了另一家军火企业利顿公司担任总裁。进入新世纪之后,利顿和TRW相继并入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旗下。休格的“梦想最终得以实现”。不久,他就接替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原总裁肯特·克雷萨的职务,成为名列美国第三位的超级“军火大鳄”。 罗纳德·休格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他的风格正好与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发展思路相符。在过去10年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共兼并了16家主要公司。作为军火工业圈里的一员老将,休格对兼并和整合的各种手段谙熟于心。他早就预见到五角大楼将把注意力从坦克和飞机转移到信息化战争上来,因此积极配合前任抢购各个先进领域的龙头企业。休格曾得意地告诉员工:“我们已经拥有了所有乐器。下一步就是要让整个乐团高奏凯歌。” 在美国的军火工业圈子里,中国始终是个热门话题。军火商们每次凑到一起,总会流传出一些有关中国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就是“威胁”。 作为美国军火工业圈里的“军火大鳄”之一,罗纳德·休格也有一张复杂的关系网。他与许多政界军方的高层人士关系密切,同时在许多智囊机构里也有朋友,但这些人中间少有“红队”成员(美国外交智囊机构中主张对华接触的人士),而多是“蓝队”人物(美国外交智囊机构中主张对华遏制的人)。休格与“蓝队”人物泡在一起,是为了寻求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他需要这样一批人到处宣传“中国威胁论”,而他才可以在后面乘机造势,为他的军火寻找出路。 近年来,五角大楼的军费连年攀升,军火商们赚得腰包鼓鼓。但因为军费高涨造成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太高,有传闻称布什政府有可能大幅削减国防预算。对此,休格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他说:“我也愿意世界走向和平,但是目前我没有看到任何迹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