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兰·巴尔特文集:小说的准备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平装:630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32 ISBN:7300119735, 9787300119731 条形码:9787300119731 内容简介《罗兰·巴尔特文集:小说的准备》内容简介:《小说的准备》由四个不同部分组成,包括两次课程讲演系列(“从生活到作品”;“作品作为意志”),两次研究班讲义系列(“谜园的隐喻”;“普鲁斯特和摄影”)。四个部分之间没有主题方面的直接关联,但彼此之间存在着思想方向上的统一性。《小说的准备》可视为作者以研究写作为名进行的一次“准诗体”的文学伦理学自白。 《小说的准备》包含着两种异质性的否定行为:通过用古典小说贬低现代小说在一般理念层面上宣告“小说”的死亡;通过承认自身小说写作计划的失败在个人实际层面上来体践“小说”之终结。最终“小说准备”的隐喻,就成了“小说否定”的隐喻。 《罗兰·巴尔特文集:小说的准备》表现出一种客观分析与主观表现交织融合的特殊写作风格,是巴尔特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在伦理话语掩饰下的、最值得细细品味的唯美主义“辞世书”。 编辑推荐《罗兰·巴尔特文集:小说的准备》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作者:(法国)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 译者:李幼蒸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目录编者序言 小说的准备 I:从生活到作品 法兰西学院课程讲义(1978-1979) 1978年12月2日讲义 1978年12月9日讲义 1978年12月16日讲义 1979年1月6日讲义 1979年1月13日讲义 1979年1月20日讲义 1979年1月27日讲义 1979年2月3日讲义 1979年2月10日讲义 1979年2月17日讲义 1979年2月24日讲义 1979年3月3日讲义 结论 1979年3月10日讲义 迷园的隐喻 跨学科研究 1978-1979年度研究班讲义 1978年12月2日研究班导论 1979年3月10日结束的讲义 小说的准备 II.作品作为意志 法兰西学院课程讲义(1979~1980) 1979年12月1日讲义 前言 I.写作的欲望 1979年12月8日讲义 1979年12月15日讲义 领队独白,方法,叙事 1980年1月5日讲义 II.第一试炼:选择,怀疑 1980年1月12日讲义 III.第二试炼:忍耐 A)一种方法的生活 1980年1月19日讲义 1980年1月26日讲义 1980年2月2日讲义 B)写作实践 1980年2月9日讲义 1980年2月16日讲义 Ⅳ.第三试炼:分离 1980年2月23日讲义 课程结束篇讲义 普鲁斯特和摄影 对所知甚少的摄影资料所作的检验 编者说明 照片目次 附录 参考文献 名称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附论 序言罗兰·巴尔特(1915-1980)是已故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结构主义运动主要代表者之一,并被学界公认为法国文学符号学和法国新批评的创始人。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作者故世后留下了5卷本全集约6 000页和3卷本讲演录近千页。这7000页的文稿,表现出了作者在文学、文化研究和人文科学诸领域内的卓越艺术品鉴力和理论想象力,因此可当之无愧为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文学思想家之一。时至今日,在西方人文学内最称活跃的文学理论及批评领域,巴尔特的学术影响力仍然是其他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难以企及的。 1980年春,当代法国两位文学理论大师罗兰·巴尔特和保罗·萨特于三周之内相继谢世,标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乃至西方两大文学思潮——结构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终结。4月中旬萨特出殡时,数万人随棺送行,场面壮观;而3月下旬巴尔特在居住地Urt小墓园下葬时,仅有百十位朋友学生送别(包括格雷马斯和福科)。两人都是福楼拜的热爱者和研究者,而彼此的文学实践方式非常不同,最后是萨特得以安息在巴黎著名的Montparnasse墓地内福楼拜墓穴附近。萨特是雅俗共赏的社会名流,巴尔特则仅能享誉学界。 1976年,巴尔特以其欠缺研究生资历的背景(据说20世纪50年代末列维一斯特劳斯还曾否定过巴尔特参加研究生论文计划的资格),在福科推荐下,得以破格进入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1977年1月,挽臂随其步入就职讲演大厅的是他的母亲。8个月后,与其厮守一生的母亲故世,巴尔特顿失精神依持。在一次伤不致死的车祸后,1980年,时当盛年的巴尔特,竞“自愿”随母而去,留下了有关其死前真实心迹和其未了(小说)写作遗愿之谜。去世前两个月,他刚完成其最后一部讲演稿文本《小说的准备》,这也是他交付法兰西学院及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而他的第一本书《写作的零度》,则是他结束6年疗养院读书生活后,对饱受二战屈辱的法国文坛所做的第一次“个人文学立场宣言”。这份文学宣言书是直接针对他所景仰的萨特同时期发表的另一份文学宣言书《什么是文学?》的。结果,30年间,没有进入过作为法国智慧资历象征的“高等师范学院”的巴尔特,却逐渐在文学学术思想界取代了萨特的影响力,后者不仅曾为“高师”哲学系高材生,并且日后成为法国二战后首屈一指的哲学家。 后记无论从作者的全部作品来看还是从三卷讲演集整体来看,本书都具有其多方面的“特色”。首先,本讲演集表现出一种客观分析和主观表现交织融合的特殊写作风格:对他人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的分析和自身的文学观念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对他人写作准备过程的分析和自身写作意向的表现的叠合。最后岁月里,特别是母亲去世后,作者在本讲和其他场合一再表达的小说写作意愿和准备,与本讲结束时以半抱歉、半幽默方式宣告的“帽子里拿不出作品来”的“结束语”,何者为实何者为虚,似乎留下了难解之谜。此一“结束语”中的“结束”,不仅是指本讲演的结束,法兰西学院讲演任务的结束,毕生写作生涯的结束,甚至也是自身生命的结束。《小说的准备》讲演结束后两天,罗兰·巴尔特即跨进了死亡之门。 巴尔特在当代西方文学界和文学理论界,不仅提出了一种“中性论观”,而且提出了一种最具彻底性、一贯性、“逻辑性”的中性伦理观。除了读者从其大量作品和讲演集中了解的巴尔特中性论的种种内涵外,还可感受到其毕生“中性实践立场”中潜存的一种“中性人生观”意志。从其个人角度看,中性观固然基于其一贯回避各种人世立场选择的立场和策略;从现代西方精神世界整体来看,巴尔特的中性观也映射出人类一般生存情境中包含的基本意义学和价值学的内在矛盾和危机。因此,巴尔特的精神追求个例,从一个角度反映着当代和未来人类精神整体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这就是价值学危机的问题。此一“反映学”本身,也即为巴尔特选择的“文学符号学”路径,其幅度、深度和影响力等都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理论的特色。 关于巴尔特文学符号学和小说的关系,相关的问题首先是:为什么他特别重视小说写作类别?其次:他为什么在人生最后阶段想要亲自写一部小说?叉为什么法国学界会对他的这一一相情愿的愿望表白予以重视?以及,为什么今日法国文人仍然这么重视想象类作品的写作?如此设问乃因巴尔特不仅从来没有写过小说,也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小说写作的才能。而此一写小说志向的表白,还包含着一种明显的自我矛盾:一方面表明他认为今日小说在文学世界仍然具有无上重要性,而另一方面他几十年来所不断宣告的“文学死亡”首先就是指小说的死亡(“今日已无两次大战之间的大作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