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吕福周
释义

个人简介

吕福周,男,河南孟津人。其自幼喜爱书画,拜名家为师、主攻山水。现为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组联部主任,甘肃中国汉唐诗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金城书画院副院长等职务。先后两次在天水成功举办画展,书画作品多被中国书画报、东方美术等各类报刊、杂志刊登和介绍。部分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甘肃图书馆等单位和个人收藏。

个人履历

1995年 参加中国艺术界名作展示会并获奖。

1996年 国画《秋意》入选《甘肃美术新人新作展》,同年《山水》获甘肃首届当代中国画展三等奖并被省图书馆珍藏。

1997年 国画《深山之秋》入选铁道部美展 。

1998年 国画《山区春早》入选“腾飞的甘肃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同年在天水举办“兰州、天水书画七人联展”。

1999年 国画《山水苍茫》参加“庆祝建国50周年全国后勤书画大展赛”获一等奖;国画《山水》入选甘肃职工美展;国画《山水》入选庆国庆“甘肃省美术作品展”。

2000年 国画《神山圣水》获“全国群众书画摄影展”铜奖;国画《山水》获铁道部美展三等奖;作品《沙漠驼铃响》入选中国美协“亚亨杯”大展并被收藏。

2001年《山水》入选甘肃“飞天奖”书画艺术大展。

2002年 国画《山水》入选甘肃企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展并获二等奖。

2003年 国画《山水》在“和平杯”全国书画诗词摄影大赛获银奖。 同年在天水成功举办书画六人展。

重构当代水墨的文雅之质

诚如甘阳批评那些称“奥运会开幕式融入很多中国元素”的知识分子一样,似乎,一直以来,我们判断水墨画也已然不再以文人画的文雅之质为基准,而是以其是否当代,是否前卫,是否涵有西方元素为标准。我们姑且认为,这样一种判断有着其正当性基础。问题在于,我们发现,当代水墨似乎又到了穷途末日的地步了?!历史就是这么反讽!二十余年前,李小山一语惊人:“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地步!”而今,我们却再次遭遇当代水墨画的内在困境:深度的消解,质感的匮乏,意涵的阙如……一切都是平面的,一切都是大众的,一切都是消费的……也正是因此,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传统的、民间的、甚至是官方的山水、花鸟似乎更值得玩味。而这才是中国文明的本真所在。因此,甘阳说,不是说融入了多少中国元素,而是说融入了多少西方元素,因为整个基调是中国文明。水墨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寒假回家,拜访了吕福周先生,欣赏了他的近作。很喜欢他的这批新作,尽管大部分是一些很小的斗方。在我看来,艺术与思想一样,事实上其精彩之处更多时候就在那一个个小小的瞬间、片段或局部。有时候,一幅丈二、丈三的大作,反而毫无精彩之处,显得极其乏味。除了宏大主题得以直接体现外,在艺术自主性的维度上,看不到任何进深和新变之处。我想,吕福周选择这样的方式,并非他没有驾驭大画的能力,而更多是因为,其工作、生活的限制,毕竟,对他而言,画画只能在工作之外。更多作品,都是源自他到基层沿线检查工作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另一种“空寂”之美。在他的笔下,更多就是一些瞬间,甚至是瞬间的瞬间而已,更遑论什么宏大主题或深刻意旨。殊不知,“中国画的空寂乃其当家之本”。(朱良志语)

对于吕福周而言,喜欢水墨画,并非仅仅因为其特有的审美形式,更重要的是笔墨体验带给他的宁静和闲适,使他能够独自进入另一重属于他自己的天地或世界。于艺术,吕福周从来没有什么抱负和企图,他就是喜欢,仅此而已。这也决定了,他的状态及其作品气质更接近传统文人。每天下班回来,能够伏案抹上两笔,无疑是最大的享受,而这一刻,对他来说,或许也是最真实的一刻。不过,这种客观的业余,并不意味着其创作也是业余的。恰恰相反,他对于传统文本有着深刻的理解。更多的时候,他把时间花在了读书和品画上。

这么多年,吕福周衷情的还是写意山水。寥寥数笔,穷尽万千雄象之意。这种表现方式不仅使得画面本身不乏视觉性,也使得其更具深蕴和内涵。他大胆地通过泼墨、皴格、写骨、涂调,实现了枯与润、淡与浓、简与繁、动与静、块与面、点与线的恰切结合。特别是在一些小品或笔墨实验中,这种表现方式得到了更好的体现,用笔稚拙、滞涩而表现了画面的苍劲与韧性,然而这也并未使画面失之于单薄而了无生机。写意画以“意”为核心,在此它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所具有的写意之意,另一个是指创作文本层面上的物象之意。而这并不是剥离的,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前者是过程,后者则是结果。而后者在与客体的关系中也同样生成过程之“意”,而这个“意”的最终本源还在于原初的创作主体的意趣及其现实心绪。比如,当主体徜徉于大河山川时,观察与创作之间“意”的最原初的生成实质并非是在作品文本的形成过程中,而是在观察真实事物时已经具有了“意”的启蒙。这一“意”经过多个层次的笔墨传达与文本呈示,从而实现了主体及其创作的价值肯定。基于这一认知,分析吕福周笔下的山水普遍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奇,多为奇峰峭壁,峡谷险滩;二是秀,多为郁郁葱葱,溪水潺潺;三是润,多为烟雨蒙蒙,幽寂深深。这种情致与认同,一方面是基于对自然本身的介入与对其谐调性保护的层面,另一方面体现为主体理性的本土认同意识,这既是对某种型构的认同,也是对某种方法、载体的认同。

如果说,数年前,其创作中更多是今人的影子的话,近期的作品无疑注入了更多黄宾虹、李可染的痕迹;如果说,数年前,他诉诸于一种苍凉之朴茂的话,近年来,他更倾心于一种氤氲之清丽;如果说,数年前,他更沉重的话,而今天,他变得更加超然;……这样一种文雅之质,在笔者看来,亦正是传统士大夫及文人画的基质所在。而吕福周及其新作的意义还在于,其文雅之质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或有意的实践,而是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度解读,于有意与无意之间的不断的潜在重构。

作品展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