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肠功能紊乱 |
释义 | 通俗的说,肠功能紊乱就是大肠、小肠、直肠或十二指肠的功能乱套了。这可不能轻视,肠功能紊乱可造成便秘、便血、直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严重问题。 西医方面:本病是一类具有高度个体化特征及典型症状的病症。故以症状为基础的分类显得十分重要,对临床试验尤为有用,并可分为以下5个亚型。 C1.肠易激综合征(IBS)本病是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经调查西方人群中有15%-20%的青少年和成人患有此症,女性尤为多见。在不同人群中其流行程度不同。IBS多呈慢性复发过程并常伴发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诊断标准: 在近12个月内腹部不适或腹痛至少出现12周,伴以下3种情况中的2种,但无需连续: (1) 排便后缓解; (2) 病初起时排便频数改变(>3/d或3<周); (3) 病初起时伴粪便性状改变。 另外总结了一些支持IBS诊断的症状如下: 1) 排便每周<3次; 2)排便每天>3次; 3)羊粪样或硬便; 4)稀(软)或水样便; 5) 用劲排便; 6)便急感; 7)排便不尽感; 8)排粘液便; 9)腹胀。 腹泻为主型:符合第2,4,6项中的一项或多项而不伴1,3,5项; 便秘为主型:符合第1,3,5项中的一项或多项而不伴2,4,6项。 治疗意见: 对病人耐心解释、消除疑虑,取得其信任与合作对治疗至关重要。治疗中针对不同的主要症状、严重程度和精神因素,采用个体化、分极化原则。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摄入高纤维食物以纠正便秘;服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缓解腹泻;以抗胆碱能、解痉药或小剂量抗抑郁药来止痛。精神和行为疗法对某些病人有一定帮助。 C2.功能性腹胀气本病包括一组功能性肠紊乱症状,主要是感觉腹胀或胀气,且不符合其他功能性胃肠紊乱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女性多见。 诊断标准: 下列症状在近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但无需连续: (1)腹部饱满、胀气;和 (2)不符合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IBS或其他功能性疾病。 临床评价: 本病通常晨起消失,至晚上逐渐加重,呈阵发性,可能与摄入某些特定食物有关。可有过度打嗝、肛门排气,但这些与腹胀气无必然联系。如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则需警惕其他可能的病因。 治疗意见: 目前没有可证实的有效治疗措施,对此只能予以教育和安慰方法。通常的经验还有限制进食一些产气食物,但有些乳糖酶缺乏症病人服用多达250m1牛奶后亦无或仅有极轻微胀气。 C3.功能性便秘本病是一组以持续性或间断性排便困难为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肠病。女性中较为常见,并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多趋势。 诊断标准: 下列症状在近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但无需连续: (1) 1/4时间排便费力; (2) 1/4时间粪便为羊粪样或质硬; (3) 1/4时间排便未尽感; (4) 1/4时间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 (5) 1/4时间排便要用手指挖出粪便; 排便每周<3次。 临床评价: 医师应能辨识病人对便秘的不同表述。对病人一般情况、精神状态、所服的治便秘药物、食物纤维的摄入和本身疾病(如:甲减)进行了解、评价,必要时进行全结肠转运时间和肛直肠功能测定。 治疗意见: 食物性纤维可增加排便量;另外可给予一些容积性致泻药,如车前草、甲基纤维素等。症状严重病人可能对聚乙烯乙二醇溶液有一定反应.对轻泻药无效或疗效不佳者可试予刺激性泻药,如蕃泻叶、便塞停等。 C4. 功能性腹泻本病是一种表现为不伴腹痛,持续性或复发性解软便、水样便的病症。 诊断标准: 下列症状在近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但无需连续: (1) 稀(软)或水样便; (2) 1/4时间出现腹泻; (3) 无腹痛。 临床评价: 需与假性腹泻(频繁急迫大便而大便干结)作鉴别,如根据病史不能鉴别的一些不伴腹痛的慢性腹泻病人,则需进行诊断性检查。基本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检查和乙结肠镜并活检,但遇排便量大、直肠出血、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病人则要对肠道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如放射影像学检查、十二指肠活检、血清激素测定。 治疗意见: 分析可能存在的精神社会因素,进行症状解释和安慰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限制可疑饮食也有一定帮助。经验性止泻治疗(如洛哌丁胺、止泻宁)通常有效,尤其作为预防性应用,如餐前用过这类药物。偶有病人对考来烯胺(消胆胺)有反应.庆幸的是本病常有自发性缓解。 C5.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紊乱即一类功能性肠道症状不符合上述分类的功能性肠道病症。 中医方面:肠功能紊乱属中医“腹痛”、“泄泻”、“下利”等病症范畴,并与便秘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劳倦太过,脾气受损;或年老体衰,久病脏虚,以致脾胃功能障碍等有关。临床可分为肝气乘脾、湿浊困脾、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症型。 (1)肝气乘脾症,症见腹胀腹痛,痛即腹泻,泻出不多,泻后胀痛俱减,胸闷暖气,纳呆食少,间或便秘,每因情绪郁怒而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治宜泻肝实脾。 (2)湿浊困脾症,症见腹胀腹痛,肠鸣腹泻,饮食不当则腹痛泻下加重,食少不化,恶心呕吐,倦怠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或濡。治宜健脾化湿。 (3)脾胃虚弱症,症见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次数增多,纳呆食少,脘闷腹胀,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治宜健脾健胃。 (4)脾肾阳虚症,症见黎明即泻,腹痛则鸣,泻后则舒,腹凉喜温,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神疲体倦,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 治疗方法1【组成】防风6克、白术3克、苍术120克、茯苓3克、白芍药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上药共为粗末,空腹前食用 【方解】方用健脾燥湿之苍术为主药,配以祛风和血,利湿的防风、芍药、茯苓、白术等,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脾胃论》生阳除湿防风汤 治疗方法2【组成】甘草6克、干姜12克、茯苓12克、白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茯苓、白术健脾胜湿,合以干姜温中散寒,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治疗方法3【组成】熟地黄30克、白术(炒)9克、干姜9克、吴茱萸1.5克、甘草(炙)6克、扁豆(炒)6克、山药(炒)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熟地、白术、扁豆等健脾,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景岳全书》胃关煎 治疗方法4【组成】罂粟壳(蜜炒)1.5克、橘皮1.5克、炮姜1.8克、煨诃子2.1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涩肠止泻的煨诃子、罂粟壳,合以温中止泻的炮姜,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兰室秘藏》诃子皮散 食疗1、鲫鱼梗米粥 鲫鱼1条,粳米50克。 鲫鱼煮汤备用。将粳米煮成稀粥,将成时加入鲫鱼汤再煮10~15分钟,食时调味。 作早晚餐食用,同时可食鱼肉。 2、橘皮内金散 橘皮100克,鸡内金20克。 上二味共焙干研末,贮瓶备用。 每日2次,每次5克,温开水化服。 3、梅花扁豆粥 粳米60克,扁豆(白扁豆尤佳)60克,梅花3~5克。 粳米、扁豆加清水煮成粥,加梅花稍煮片刻即可。 每日1次,空腹温服。 4、佛手蛋 佛手15克,茉莉花10克,鸡蛋2个。 先用清水煮鸡蛋一沸,捞出将蛋壳打破,再与佛手、茉莉花同煮15分钟即可。 吃鸡蛋,每日1次。 5、九制陈皮黄鱼 黄鱼1条(约250克),九制陈皮1袋,葱4根,姜4片,盐、味精适量。 黄鱼洗净,加九制陈皮、葱、姜、盐、味精、料酒等蒸熟。 佐餐食用。 肠运动异常性疾病肠道的功能状态不仅人与人之间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有很大差异。进食、紧张、药物和疾病,甚至社会文化形态都对肠道功能状态有影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正常的排便次数范围从每周2~3次到每天2~3次不等。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或粪便量的改变,或粪便中有血、粘液、脓液或过多的脂肪物质则提示可能是疾病所致。 便 秘便秘是一种病理状态,病人感觉排便时不适感或排便次数减少。 便秘的病人排出干燥硬结的粪便,且难以解出,还可能有总是不能把便排完的感觉。急性便秘突然而明显地起病,而慢性便秘则不知不觉起病并持续数月或数年。 急性便秘的常见原因是最近的饮食改变或身体活动减少,如患病卧床一两天。许多药物,如氢氧化铝(非处方用药)、铋剂、铁剂、抗胆碱能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麻醉药和许多镇静安眠药,都能引起便秘。偶尔,急性便秘也可由于严重疾病引起,如大肠肠梗阻、大肠供血障碍、神经或脊髓损伤。 慢性便秘的常见原因是身体活动太少或食物中纤维素太少。其他原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高钙血症和帕金森病。大肠收缩减少和排便时不适感也会导致慢性便秘。精神因素也是急性和慢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腹泻腹泻是粪便量增加、粪便呈稀水样,或排便次数增加。 由明显临床问题引起的腹泻通常有粪便量增多,典型者粪便量多于每天450g。进食大量蔬菜纤维素的人可能排便量较多,但其粪便为成形便,不会是稀水样。正常粪便60%~90%是水。当含水量大于90%时,就会导致腹泻。 渗透性腹泻发生在当有某些物质不能被吸收入血而大量存在于肠腔内时。这些物质使过量的水分滞留于粪便之中,引起腹泻。某些食物(如某些水果和豆类)、山梨醇和甘露醇(用于减肥食品、糖果和口香糖中糖的替代品)都能引起渗透性腹泻。乳糖酶缺乏也会引起渗透性腹泻。乳糖酶是存在于正常小肠中的酶,能使奶中的糖(乳糖)转变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然后被吸收入血液。当乳糖酶缺乏的病人饮用奶或进食奶制品后,乳糖就不能被转化。当乳糖在肠腔内聚积后就会引起渗透性腹泻。渗透性腹泻的严重性取决于进食了多少渗透性物质,当病人停止进食或饮用这些物质后,腹泻很快就会停止。 分泌性腹泻是当小肠和大肠分泌盐(尤其是氯化钠)和水进入粪便时发生的腹泻。某些毒素,如霍乱细菌感染产生的毒素和其他感染性腹泻时产生的那些毒素,能引起这种分泌。腹泻可以非常严重,如霍乱患者每小时排便量1L以上。其他能引起盐和水分泌的物质包括某些泻药,如蓖麻油和胆酸(当手术切除部分小肠后就可发生这种情况,即肠中胆酸增加)。某些罕见肿瘤,如类癌、胃泌素瘤和一种分泌血管活性肠肽的胰腺瘤,也能引起分泌性腹泻。 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也能引起腹泻。此病患者不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在普遍吸收不良的病人,因吸收不良而留在大肠内的脂肪可引起分泌性腹泻,留下的碳水化合物可引起渗透性腹泻。引起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疾病有非热带口炎性腹泻、胰腺功能不良、肠部分切除术后、大肠供血不足、小肠某些酶缺乏和肝脏疾病。 大便失禁大便失禁是指病人对排便失去控制的疾病。 大便失禁可见于腹泻发作或粪便硬结嵌顿于直肠(粪便嵌塞)期间。有肛门或脊髓损伤、直肠脱垂、老年性痴呆、糖尿病神经损伤、肛门肿瘤或妇女生产时盆底组织损伤,都能造成病人持久的大便失禁。 医生要检查病人,以发现有无可引起大便失禁的任何结构异常和神经系统异常,包括检查肛门和直肠,以及检查肛门的感觉是否正常。通常要作乙状结肠镜检查。有时还要作其他检查,包括支配盆腔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检查。 治疗大便失禁的第一步是尽量建立起排便的正常规律,排出成形粪便。改变饮食,包括在食物中添加少量纤维素。如果这样改变饮食无效,使用减慢肠运动的药物,如易蒙停可能有效。 肛门肌肉(括约肌)的练习能增加其张力和收缩力,有助于防止大便失禁的复发。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病人可再训练肛门括约肌,并增加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大约70%主观上努力配合治疗的病人会通过生物反馈治疗获得一定的疗效。 如果大便失禁持续存在,外科手术可能对其中一小部分人有效。例如,对那些大便失禁病因是肛门损伤或肛门解剖结构缺陷者,手术治疗能收到一定效果。若一切均告失败,作为最后手段,可作结肠切除术,缝合肛门,病人则从腹壁上的开口排便,将粪便排入一个可调换的塑料袋内。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全肠道的动力异常性疾病,出现腹痛、便秘或腹泻。 此病女性多于男性3倍。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其肠道对许多刺激特别敏感,紧张、饮食、药物、激素或轻微的刺激和炎症可引起胃肠道异常收缩。引起抑郁和焦虑的情绪紧张和心理常常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发作。患此病的一些病人对他们自身的症状显得极其关注,把自己的病情评价过重,比其他人失去了更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其他有类似情绪紧张和心理冲突的病人则表现为较轻的胃肠道症状或对其症状给予较少的关注和具有较好的生活工作能力。 在疾病发作期间,胃肠道收缩更有力、更频繁,使食物在小肠的通过时间缩短,常常引起腹泻。腹痛是由于大肠的强力收缩和大肠疼痛感受器敏感性增加所致。症状总是在病人清醒时发作,极少有症状使病人从睡觉中醒来的情况。 在一些病人中,引起症状出现和加重的原因可能是高热量或高脂肪膳食。在另一些病人,麸面食品、奶制品、咖啡、茶或柑橘类水果可能是加重症状的原因。但是这些食物是否是真正原因还未完全弄清楚。 胃肠胀气胃肠胀气是胃肠道内气体增多的感觉。 胃肠道内的气体是随吞咽食物时咽下的空气。咽下小量的空气是正常的,但有些人,尤其是在他们感到焦虑时,下意识地咽下了大量空气。大量咽下的空气会在以后被嗳气出来,所以仅有少量空气经胃进入胃肠道。咽下大量的空气使病人感到腹部饱胀,可过多地嗳气,或从肛门排气(放屁)。 胃肠道内的其他气体由胃肠道系统本身的几方面因素造成。肠道内细菌代谢分解食物,尤其是在进食了豆类食品和白菜之后,会产生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在有酶缺乏症的病人,其胃肠道不能分解消化某些糖,而当他们进食含有这些糖的食物后,会在胃肠道内产生大量气体。乳糖酶缺乏症、热带口炎性肠炎、胰腺功能不足,都可以引起肠道内气体的大量产生。 身体排出气体的方式有几种,嗳气经口腔排出,经胃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再通过肺呼出体外,以及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胃肠道内的细菌也会分解代谢掉一些气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