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肠便秘 |
释义 | 肠便秘又名结症、肠阻塞,是因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不能后移,致使某段或某几段肠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腹痛病。 病因肠便秘发生的原因,多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饲喂不当,饲喂大量粗硬坚韧难消化的饲草,如谷草、麦秸和过食其他坚硬的纤维质饲料等,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按时饲喂,驴过度饥饿,咀嚼不细,或突然改变饲养方法和突然变换饲料,或饲喂之后立即重役,重役之后立即饲喂,都可引起便秘。 饮水不足,运动不足和天气突变及其他如老龄体弱、牙齿不整、舌伤、慢性胃肠疾病、肠管机械性阻塞(如寄生虫、结石等)、肠管狭窄、腹腔脏器粘连等疾病,都易发生和继发肠便秘。 症状肠便秘的共同症状如下(1)腹痛 完全阻塞的便秘,多呈现剧烈的或中等的腹痛,不完全阻塞的便秘,多呈轻度腹痛。 (2)排粪排尿变化 初期排零星粪球,以后排粪停止,排尿减少或停止,且腹痛越剧烈排尿越减少。 (3)肠音变化 初期肠音不整,以后逐渐减弱或消失。 (4)口腔变化 口腔稍干燥,随着病程的延长,脱水加重,口腔越来越干燥,并出现舌苔,放出不同程度的臭味。 (5)全身症状 食欲减少或废绝,结膜潮红或暗红,体温、脉搏、呼吸初期无明显改变,中、后期脉搏增数,并逐渐变为细弱;继发胃扩张时,呼吸促迫;继发肠臌胀时,除呼吸促迫外,还见腹围膨大;继发胃肠炎、腹膜炎时,体温升高,腹壁紧张。 (6)直肠检查 多数可以摸到不同形状、大小和硬度的结粪阻塞的肠段。 便秘的临床特点小肠便秘(完全阻塞):多于采食中或采食后数小时突然发病。多发生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空肠较少见。主要症状是腹痛剧烈,口干明显,肠音减弱并很快消失,排粪停止。结膜黄染,全身症状明显,常继发胃扩张。直肠检查,十二指肠便秘,其病部肠管多位于前肠系膜根后方,自右向左,触到手腕粗呈圆柱状或卵圆形结粪块;如系回肠便秘,其病部肠管多位于耻骨前方,由左肾后方斜向右下方,连接于盲肠处,触到圆柱状或卵圆形秘结点,同时还能触到积气的空肠。 小结肠便秘和骨盆曲便秘(完全阻塞):发病较急,呈中等或剧烈的腹痛,口腔干燥,肠音减弱或消失,病初全身症状较轻微,继发肠膨胀后,全身症状增重。 直肠检查时,小结肠便秘,通常于耻骨前缘的水平线上或体中线的左侧,可摸到呈椭圆形或圆柱形的1~2个拳头大的粪球,比较坚硬,且移动性较大。但在小结肠起始部便秘,或由于继发肠膨胀,小结肠被挤压而移位,以及便秘部沉于腹腔下部时,直肠检查不易摸到,这时可令助手用木杠抬举病驴下腹部,然后用手沿紧张的小结肠肠系膜慢慢寻找,也多可摸到秘结部位。如是骨盆曲便秘,在左腹骨盆前缘,可摸到椭圆形的或马蹄形的大块积粪。 左上大结肠便秘,其症状基本与小结肠和骨盆曲便秘相同。直肠检查,可在耻骨前缘左侧前下方,摸到便秘部呈球形或圆柱形,约两个拳头大的粪球,一般不很坚硬,移动性较小,而且骨盆曲和左下大结肠多有积气和积粪。 盲肠便秘和左下结肠便秘(不全阻塞):发病缓慢,病程较长,饮食欲减退,但不废绝。排粪减少,粪球干硬,有的不断排恶臭稀粪,或干稀粪交替,也有排粪停止的。肠音不整,盲肠音或左侧结肠音显著减弱,即使到了病的后期,肠音也不完全消失。腹痛和全身症状较轻。盲肠便秘的病程可达1~4周,且治愈后容易复发。直肠检查,从右腹肷部开始,伸向中间前下方的盲肠,表面凹凸不平,充满稍坚硬的干粪。在左下大结肠便秘时,可于左腹腔中下部摸到便秘的肠段。 胃状膨大部便秘:多数为不完全阻塞,病情发展较慢,腹痛轻微。少数病例,由于逐渐发展为完全阻塞,而腹痛增重,有时继发肠臌胀或胃扩张。病程通常为3~10天。直肠检查,于体中线右侧,盲肠底的前下方,可以摸到便秘部,如排球大,呈半球形(因前半部不能摸到),表面光滑,一般不太坚硬,随着呼吸而前后移动。 直肠便秘(完全阻塞):腹痛轻微,病畜不断举尾,作排粪姿势,但不见粪便排出。肠音不整。全身症状发展较慢,后期可能继发肠臌胀。直肠检查,在直肠膨大部和狭窄部,可直接摸到阻塞的粪块,呈球形,直肠黏膜水肿、粗糙,常沾有粪渣。 治疗疏通肠管,使结粪变形或排出,可采用药物、直肠按压、灌肠、手术等方法。 西药西药泻剂,常用食盐300克,鱼石脂15克,常水8 000毫升,一次内服。或用硫酸钠200~300克,大黄末60~80克,松节油20毫升,温水6 000毫升,一次灌服。以上两方适用于大肠便秘的早期及中期。液体石蜡或植物油500~1 000毫升,松节油20~30毫升,克辽林15~20毫升,温水1 000毫升,一次内服。此方适用于小肠便秘,灌药前先导胃。 中药中药常用大承气汤。芒硝100克、大黄100克、厚朴50克、枳实50克,后三种药煎好后,取汁,加入芒硝,候温灌服。 直肠内按压,手伸人直肠,将结粪固定于耻骨前缘或腹壁,按碎或压沟。如为小结肠或骨盆曲便秘,也可把结粪固定于腹壁上,助手在体外皮肤上用拳猛击,使结粪破碎。 深部灌肠,经直肠灌入15000~20000毫升温水或1%温盐水,可用于大肠便秘。 静,即镇静镇痛,可用安溴或水合氯醛。减,即减压,继发胃扩张要导胃,继发肠严重臌胀要及时穿肠放气。补,即补液强心,常用复方盐水、安钠咖等。护,即加强护理,用盐粪泻剂后要供给充足饮水;防摔伤。 手术治疗手术部位,可在左右侧第三腰椎横突下5厘米起作一长20厘米垂直切口,分层切开腹壁。然后沿膨胀的肠管由前向后沿萎陷的肠管由后向前找到秘结部,实施隔肠按压或侧切取粪,肠壁已坏死的,则应切除,施行断端吻合术。 便秘原因肠便秘的原因饮食不洁伤及胃肠,可导致肠道传导失常,引起腹泻。同样,不当的饮食也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道痉挛而运动失常,出现大便秘结。 正常人由摄入食物,经消化吸收到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约需24~48小时,排便间隔时间平均约28小时左右,若超过48小时即可视为便秘。但因食物成分不同,各人的饮食及排便习惯不同,间隔时间可有很大差异,如有的习惯2~3天排便1次,有的甚至4~5天排便1次,但只要排便通畅,无痛苦,即不能视为便秘。当排便间隔延长,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腹胀疼痛,头昏乏力时,才能称为便秘。 便秘与饮食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若摄入过少或食物中纤维素和水分不足,或饮食过于精细时,不足以引起结肠或直肠正常的反射性蠕动,而使食物残渣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吸收,粪便干燥,难以排出;或过食辛辣香燥之品,过量饮酒,使肠燥结热,粪便中水分丢失,也可导致便秘。所以说饮食不当也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 肠便秘的预防措施第一,对原发性的便秘,主要疏通肠管,促进排粪。可用温肥皂水、甘油或液状石蜡灌肠。但灌肠时,压力不要过高,否则容易造成直肠壁穿孔。服用缓泻药,如硫酸钠 (或硫酸镁),常水200毫升,1次灌服。轻度的便秘,内服蜂蜜,也常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对继发性便秘主要治疗原发病。 第三,粪便畅通后,宜适当运动,合理调配饲料,要给以足够的饮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