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肠癌
释义

肠癌(carcinomaofrectum)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 ,肠癌应以积极预防为主。

西医学名:肠癌

英文名称:carcinomaofrectum

所属科室:内科 - 肿瘤内科

发病部位:肠道

主要病因:肠炎

多发群体:所有人

传染性:无传染性

是否进入医保:是

主要症状

肠癌初期以便血为主,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此外还极易引起梗阻现象,产生肠道刺激症状等。肠癌有很多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还需多加小心。肠癌初期表现,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其次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癌中晚期的典型表现,由于直肠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此时粪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大便越来越细;

由于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慢性消耗,会出现一些全身恶变病质。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肠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直肠癌还可以向远处转移到肝脏,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发病原因

1.肠慢性炎症。2.肠腺瘤癌变。3.饮食与致癌物质。

肠癌(肿瘤)的分期:

如果病人被确诊患有癌症的话,医生应确定肠癌的分期。医生需要进行其它的检查来确定癌症的分期。知道癌症的分期,医生就能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

0期:癌症处于早期,癌细胞只存在于肠的最里层。

Ⅰ期:癌细胞侵犯结肠肠内壁的很多区域。

Ⅱ期:癌细胞已经超出肠范围,扩散到周边组织,但并没有扩散到淋巴结。

Ⅲ: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周边淋巴结,但还没有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

Ⅳ: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位。肠癌较容易先转移到肝脏和肺。

复发期:复发性结肠癌意味着癌症治愈后重新出现。癌细胞可能在肠上复发,也可能在人体的其它部位复发。

肠癌的0期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术前、术后可辅以化疗及放疗或中医药。直肠癌预后较好,0期根治性切除后的五年存活率约为40~60%,因此如能0期发现及时手术大部可以治愈。唯我国直肠癌大部分发现晚、目前总的手术切除率约很底,且中晚期较多。手术原则是早期切除肠及其周围淋巴结,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对无法根治的晚期患者,就以中医治疗为主。

早期信号

1、突然体重减轻。

2、原因不明的贫血。

3、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4、腹部有肿块。

5、大便带血(或出现黑便)及有下坠感。

6、大便内有脓血或粘液血丝。

7、大便习惯改变,便频或腹泻便秘交替。

8、经久不愈的肛门溃疡、持续性的肛门疼痛。

9、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10、发现有结肠多发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危险因素

尽管目前对大肠癌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但临床发现下列因素能大大增加大肠癌发生的危险生,它们包括:

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刺激的时间也随之增长,大多数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

2) 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家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如果您的某位直系家属(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不到50岁时患上大肠癌,或者在父系家族或母系家族中有两人及以上者患大肠癌,这时您就算是有大肠癌家族史]。大约1/4的新发患者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3) 结肠炎性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 大肠息肉史: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的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 基因背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等都是由于相应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这类患者不仅发病几率明显增加,并且发病年龄更小。

预防肠癌

预防肠癌的根本宗旨只有一点:那就是注意饮食习惯!

天气冷让人胃口大开,但是“吃多”了不仅担心发胖,更担心健康亮红灯。尤其是晚餐,如果进食不当,过饱、过晚,都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有可能促进大肠癌的发生。

晚餐不过饱

中医认为,“胃不和,卧不宁”。如果晚餐过饮,必然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使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中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会造成胰岛素β细胞负担加重,进而衰竭,诱发糖尿病。同时晚餐过饱,必然有部分蛋白质不能消化吸收,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物质,加之睡眠时肠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有可能促进大肠癌的发生。

晚餐和晚餐后都不宜经常吃甜食。这是因为肝脏、脂肪组织与肌肉等糖代谢活性,在一天24小时不同的阶段中,会有不同的改变。原则上,物质代谢的活 性,随着阳光强弱的变化而改变;身体方面则受休息或活动状态的强烈影响。白糖经消化分解为果糖与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分别转变成能量与脂肪,由于运动能抑制胰岛素分泌,对白糖转换成脂肪也有抑制作用。所以摄取白糖后立即运动,就可抑制血液中中性脂肪浓度长高。而摄取白糖后立刻休息,结果则相反,久而久之会令人发胖。

晚餐不宜吃得太晚,否则易患尿道结石。不少人因工作关系很晚才吃晚餐,餐后不久就上床睡觉。在睡眠状态下血液流速变慢,小便排泄也随之减少,而饮食中的钙盐除被人体吸收外,余下的须经尿道排出。据测定,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进食后4至5小时,如果晚餐太晚,比如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进食,排尿高峰便在凌晨零点以后,此时入睡得正香,高浓度的钙盐与尿液在尿道中滞留,与尿酸结合生成草酸钙,当其浓度较高时,在正常体温下可析出结晶并沉淀、积聚、形成结石。因此,除多饮水外,应尽早进晚餐,使进食后的排泄高峰提前,排一次尿后再睡觉最好。

医学研究发现,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经常吃素食的人,血脂高三四倍。

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如果晚餐经常吃荤,等于火上浇油。晚餐经常摄入过多的热量,易引起胆固醇增高,而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上,久了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每天服用小剂量(75毫克1片)阿司匹林,坚持1年,可使肠癌风险降低22%。服用阿司匹林时间越长,其防癌作用就越大。每日1片阿司匹林,连续5年后,肠癌危险可降低30%。

面包皮防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每次吃面包时,最好把面包皮吃完,因为科学家研究发现,烘焙面包时会产生一种能预防肠癌的化学成分,而这种成分在面包皮中含量最高。科学研究发现,面包皮预防肠癌的秘密在于一种名叫pronyl lysine的抗氧化剂。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坚持给动物喂食含有这种成分的食物,能终止一些早期结肠癌变。由此可以认为,该成分也能降低人体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有意思的是,这种成分只能在烘焙过程的化学反应中产生,而其在面包皮中的含量要比面包其他部分的含量高8倍。

大肠癌

自大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常见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常各有其特殊性。

大肠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但大肠癌发病率高并有连年上升趋势。 大肠癌属于中医学"积聚"、"肠风"、"症瘕"、"脏结"、"下痢"、"锁肛痔"、"脏毒"等范畴。

一、辩证施治:

临床中按肠道各部位肿瘤病情变化,患者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灵活的辩证用交泰消瘤系列方剂,配以经外奇穴穴位外敷药,佐坎离交泰的药枕,配合脑气功的综合疗法能起到显著的疗效。

二、肠癌药膳:

1、马齿苋50g,鸡蛋或瘦肉50g,包饺子常食。

2、马齿苋绿豆汤,每天1-2次,连服3天。

特殊表现

1.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常表现出腹部肿块、贫血、腹痛、全身乏力与消瘦等症状。腹痛亦是右半结肠癌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之一。便血与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的较常见的症状。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第三位常见症状,同便潜血试验也常阳性,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

2.左半结肠癌 便血是左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约占75%。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有暗红色血,易被患者发现而引起重视。也可出现粘液便或粘液脓血便。

3.直肠癌 直肠癌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便血及排便习惯的改变。便血是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呈鲜血或暗红色血液,与大便不相混淆,大量出血者则罕见。有时便血中含有血块和脱落的坏死组织。排便习惯改变亦是直肠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多者甚至每日数十次,每次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多伴持续性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大便常变细、变形,甚至有排便困难及便闭。肠癌中医治疗方法大肠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手术切除癌肿。但采取大肠癌根治术后,仍有约50%病例复发和转移,主要是手术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肿瘤专家同时还建议:治为主,辅以养。所以大肠癌患者的饮食护理也极其重要,对病人应遵循营养全面,少量多餐的原则。

注意事项

1.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猪油、牛油、肥肉、动物内脏、鱼子等。

2.植物油限制于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约合2~3汤匙)。

3.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

4.适量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金枪鱼等。

5.每日补充膳食纤维素35克以上。

6.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素的食物:魔芋、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藻类等。

7.用部分粗粮替代细粮。

8.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9.可以吃一些具有抗肿瘤效果、增强免疫力的东西,如:美洲大蠊。

10.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等,以补充维生素E。

11.注意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调养护理

大肠癌的形成与发展和饮食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合理的饮食是大肠癌预防和大肠癌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要素,并且大肠癌饮食调理有助于大肠癌患者康复。同时,保持乐观情绪,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以及注意锻炼膀胱功能等生活调养也不可忽视。

一、饮食调理

1.马齿苋、鸡蛋各50g,或狝猴桃适量。每日50g,制作成食品常年服用。对大肠癌患者有辅助治疗功效。

2.黄花菜30g,木耳15g,血馀炭6g。将前两种水煎取汁300ml,冲服血馀炭。亦可常服鲜无花果。对肠癌 便下血水者有治疗作用。

3.大肠癌并有明显贫血者,可用黑木耳30g、红枣30枚,做成食品为1日量,每日食之。

4.对放疗或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者,可用苡米、芡实、菱角、莲子等煮粥佐餐,常食之。或多食香菇、平菇、口蘑 、黑木耳、银耳等,能提升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

5.大蒜及葱类,有预防及治疗肠癌功效,宜多食之。肠癌腹泻者食之更宜。

二、生活调养

1.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抑郁或急躁易怒。

2.对直肠癌术后造瘘病人,要解除为难情绪,如控制好,一般均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3.直肠癌术后排尿障碍者,应注意锻炼膀胱功能。

三维胃疗法

第一步:辨证施治,个性调理

通过亚太最先进的超细无痛胃镜精准定位胃部病灶,再针对个人胃部具体病灶的症状,制定独特“三维胃平衡修复疗法”,即一患一方,因人而异的方法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第二步:抗灶修复,一步到胃

“三维胃平衡修复疗法”,完全采用绿色治疗手法,利用短波光热辐射产生的能量,迅速激发光波反应,快、准、狠,瞄准病毒靶向彻底杀灭,使病变组织脱落,排除体外,并对潜伏在体内血液,胃粘膜基底层、生发层胃壁细胞和神经节内的有害病菌进行完全杀灭。同时其中的粘膜修复因子快速修复胃粘膜病变的组织和受损细胞。

第三步:激活免疫力,杜绝复发

“三维胃平衡修复疗法”,以活性物激活自体调控,加速人体的自我代谢更新能力,能提高自身抗体活力,诱导机体保护性免疫,防治有害病菌(比如幽门螺杆菌HP)侵入其他组织,甚至阻止癌变的可能。同时利用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抗体因子的协同作用,迅速修复胃粘膜受损细胞,恢复结构免疫力。并可将病态细菌和亚临床状态的病菌控制,清除后,刺激机体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形成一道致密的胃内保护膜防治病菌的再度感染。

术后护理

(1)肠癌术后患者的饮食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常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及防癌食品。

(2)手术后的病人,都应在饮食中补足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选果汁和菜汤饮用。一般认为,每日饮食中维生素C不足100毫克时,应另外用维生素C药片加入其中,以补足到100毫克以上。

(3)手术中的出血和手术刺激肾上腺皮质功能分泌增加,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机体排钾量增加,血钾和细胞内钾浓度减少,故在手术后病人的饮食中要注意增加含钾多的食品,如肉汁、菜汤、连皮水果等等。

(4)手术过程中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有些病人虽然用输血的方式给予补充,但输血所补充的血液不如由营养自身产生的血好。所以手术后病人的饮食,应注意增加补血的成分,如含蛋白质和铁质高的食物,如动物肝、瘦肉、禽蛋类、牛奶、鲫鱼、鸭汤、桂圆、银耳、甲鱼等。

(5) 术后的病人常常厌油腻的食物。虽然补充脂肪对手术后的病人也很重要,但为了防止破坏病人的胃口,饮食宜清淡少油。选用鲜味浓的小麻油等较好。

(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冬虫夏草对术后恢复有较大帮助。研究发现,冬虫夏草所含虫草素能有效吞噬肿瘤细胞,效果是硒的4倍,还能增强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的能力,在肿瘤化疗期间以及肿瘤手术后可起到阻止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病人宜选用天然虫草素含量较高的冬虫夏草,粉碎后服用,每次1.5克,每日2次连续服用一个月大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7)少量多餐,细嚼慢咽。要给少纤维无刺激的饮食,以免饮食刺激伤口愈合。吃饭时要保持精神平静和情绪安定。每日6~7餐,干稀分食,在进餐后30分钟再喝饮料或水。

茭白防肠癌

茭白、芹菜类食物富含纤维,食物进入肠道后,可加快其中食物残渣的排空速度,缩短食物中有毒物质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对预防大肠癌极为有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