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鲁西南工委
释义

创建背景

大革命和抗日战争初期,鲁西南的中共党组织处在初创阶段。由于受政治、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鲁西南地区分属于中共山东、河南、河北党组织的领导,其斗争分散、孤立、缺乏统一领导;同时,地方反动势力相对强大,农民革命斗争不断遭受破坏和挫折,处于一种时断时续、此起彼伏的状态。

鲁西南的中共党组织诞生于敌人的白色恐怖下。那时,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南地区的基础十分薄弱。地革命战争时期,曹县、定陶、菏泽、东明、考城、兰封、民权等县先后建立12个党的基层支部,发展党员150余名。但是,在斗争中不少党支部多次遭到重大破坏,党员有的牺牲,有的被迫转移外地。

七·七事变前夕,鲁西南地区保留下来的中共党员仅有20余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100余人。他们在各自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斗争,点燃起鲁西南抗日斗争的烈火。

1937年,鲁西南硝烟弥漫,狼烟四起。12月27日,日军侵占济南,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率省政府机关和主力部队南逃至曹县王浩屯一带。之后,其部排长王惠民(即大王)、王崇鲁(即小王,河南人)被菏泽县长刘澄宇收编,成立了两个营,即所谓“大王营”和“小王营”。他们吞并了张筱山、李森亭的人马,又招收了大股土匪,实力大增,有七八百支枪。

1938年1月23日,韩复榘被撤销省政府主席职务后,任命沈鸿烈为省政府主席,在曹县就职。同月,原国民党惠民专区专员刘耀庭被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委任为第五战区第七路游击司令。1938年夏,刘耀庭在单县成立司令部,树“七路军”旗帜,收罗土匪武装,先后组成3个旅,总兵力约5000人。 一时,国民党溃散势力,地方顽固派武装势力,以及受封建势力控制的红枪会等势力,在鲁西南各霸一方,争夺地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共鲁西南工委的创建 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成立中共鲁西南工委,由白子明(白学光)任书记,孙衷文、江明为委员,领导济宁、鱼台、单县、成武、曹县、定陶、郓城、菏泽、巨野等县中共党的工作。工委委员孙衷文曾到单县协助开展党的工作。同月,单县东部、东北部及北部先后建立了潘庄、曹马、芳桂三个党支部,各支部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发展了一批农村党员。同年12月,中共鲁西南工委派李毅到张寨与张子敬等接上组织关系。月底,以当地和一部分京津流亡学生中的党员为基础,在张寨村成立中共单县县委,李毅任县委书记,张子敬任组织委员。单县县委成立后,宣传组织群众,组建抗日自卫团,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吸收进步青年加入党组织,壮大党的力量;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争取各界人士,共同抗日救国。接着,中共辛羊分区委建立。至此,中共单县县委辖:中共张寨支部、琴山区支部、单县特支等,共有党员100余人。张寨党支部成员采取走亲戚、串朋友、访问同学等多种方式,在周围村庄秘密发展党员。附近的张花园、袁庙、王岗、侯楼等村先后建立起党支部,张寨成为鲁西南工委和单县县委活动的基点村。

1937年底,鲁西南工委从金乡县耿楼村移驻单县张寨,领导鲁西南各地的党组织,组建和发展党的队伍,筹建抗日武装,开展武装斗争。中共单县县委建立后,中共单县特别支部于1938年1月撤销,成立中共城关分区委,魏钦公任书记。为开辟单东北,中共单县县委以曹马、芳桂、潘庄三个党支部为基础,组建中共曹芳潘分区委,时思文任区委书记,分区委在农村中发展党员,组建了一些农村党支部。6月建立中共终兴特支,朱启昭任书记。1938年5月初,鲁西南工委改为鲁西南特委, 7月,徐州西北工委与鲁西南特委合并,组成中共苏鲁豫区特委,领导鲁西南和徐州西北的党组织,特委常驻张集。中共苏鲁豫区特委根据中共中央积极发展敌后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采取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组织地方武装,改造土匪武装及地方旧势力等方式,鼓励群众参军参战。1938年秋,鲁西南抗日救国会在曹县成立,共产党员刘齐滨任总会长。10月,救国会在曹县成功组建了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推举王道平为司令员,同时,李毅调任中共苏鲁豫皖特委青年部长兼金单曹中心县委书记,单县县委书记由张子敬接任。随着军民抗战激情的高涨,也单县同时成立了第一个抗日民主区政权--辛羊区抗日民主行政委员会,公推在当地颇有影响的朱筱舫任区长。辛羊区政府组织群众,以张寨为中心,沿辛羊庙、龙王庙、单砀公路一线,开挖“抗日沟”,一路两壕,路路皆通,为防御日军进犯设置了障碍。

1939年2月16日,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一部挺进直南、豫北和曹县西北等地区,成立了冀鲁豫支队,杨得志任司令员,崔田民任行动委员会主任兼政治部主任。陇海支队改编为冀鲁豫支队第五大队,胡继成任大队长,王石钧任政治委员;三四四旅特务团改编为第二大队,覃健任大队长,常玉春任政治委员;独立团改编为第一大队,刘震任大队长,李雪山任政治委员;考城县县大队改编为第四大队,张耀汉任大队长,于子元任政治委员;第三大队鲍启祥任大队长,刘汉生任政治委员。

3月下旬,冀鲁豫支队挺进鲁西南,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他们首先攻克了曹县东南封建堡垒高辛庄,活捉大地主高对君,其后又一举歼灭了国民党顽固派李文斋部。5月,苏鲁豫区党委派戴晓东等十余人到达曹县西北,建立鲁西南地委,戴晓东任书记,王健民任组织部长,袁复荣任宣传部长,宋励华任军事部长,于子元任民运部长,刘齐滨任统战部长。中共地委机关是不公开的,名义上是八路军冀鲁豫支队工作团。全区先后建立湖边、鲁西南两个地委,3个中心县委(地级),22个县委、县工委。在此期间,鲁西甫的曹县、菏泽、定陶及东明(东部〉、兰考(东部)党组织均在其领导下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中共曹县工委、菏泽县工委的建立

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派沈建华(曹县城内人,原任济南市历城县特支宣传委员)、王健民(原名王秀峦,山东省曹县青岗集乡田庄村人),回到鲁西南中心区家乡曹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当月与玉石钧、孙志谦等共产党员取得联系,建立了中共曹县特支,沈建华任书记,王健民任组织委员,袁复荣任宣传委员。随着党的力量的壮大,于1937年冬建立了曹县工委,沈建华任书记,王健民任组织部长,袁复荣任宣传部长,范子成任军事部长。

1938年3月,曹县工委改称曹县县委,领导成员原分工不变,12月,王健民任县委书记。县委成立后,逐步统一了曹县及周边地区党的领导,并相继在曹县建立了几个中共区委,另在定陶、菏泽交界地区建立了辖有6个党支部的定菏特支,李鸣亭任书记。为了加强抗日宣传,动员全民抗战,县委创办了《动员报》,王瑞亭任主编;成立了抗日巡回宣传队,王健民任队长,在鲁西南城乡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抗日训练班,培养抗日骨干,并从中培养、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仅曹县西北部韩集、大张楼,曹东南的青堌集等地的抗日训练班,培养抗日骨干280余人,并大部发展为共产党员。训练班结束后,大批抗日骨干分赴曹县、菏泽、定陶、东明、考城、兰封、民权等县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在鲁西南地区北部的菏泽县,七·七事变后,中共山东省委派共产党员汲丕显、何建之返回家乡菏泽,在菏泽西部、西北部至东明交界处,开展抗日活动,并着手筹建菏泽县工委。其后,共产党员宋心田由北平、杨海鹏与汲丕显等与当地民先组织负责人牛朋言、卢渭、傅理轩、杨培要等人取得联系,在中共郓城中心县委(隶属中共鲁西南特委)领导下,1938年10月于菏泽城内建立了中共菏泽县委,汲丕显任书记,杨培要任组织部长,何建之任宣传部长.杨海鹏任民运部长,宋心田任统战部长,卢渭任青年部长。1939年3月改建为菏泽县委,增补朱先舟为军事部长。

工委建立后,为加强抗日宣传工作,创办了《永生》月刊。在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的同时,在菏泽基础较好的西北部,又建立了临河、义聚、岗峰、乾元4个区委,发展党员50余人,民先队员70余人。4个区委的建立,不仅加强了菏西北地区党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南至曹县西北、北至黄河沿岸的一条地下交通线,为沟通直南与鲁西南、豫东党组织的联系,加强鲁西南党的工作,建立鲁西南抗日根据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共东明县工委、东长考工委的建立

鲁西南地区西部的东明、长垣、考城的部分地区,中共党的基础较好,七·七事变后,建立了中共直南临时特委,刘安明任书记。东明的盛国典、张恩桐、王冠儒等在直南临时特委领导下,积极进行党的恢复发展工作,先后恢复建立夏营、游屯、万家、李江庄等地党支部。1937年10月成立中共东明县工委,张恩桐任书记,于绍孟、李宜亭、穆文平为委员。1938年10月东明县委在东明城内成立,张华任书记,张恩桐任组织部长,崔同轩任宣传部长,张慧僧、张晓民为委员。中共东明县委通过各种渠道,与国民党东明县政府交涉,使东明县政府释放在押的共产党员李怀道、董义斋、支良田等人。

《国共合作宣言》发布后,中共直南特委与濮阳专署专员丁树本建立统战关系,共产党员张慧僧于1938年10月被丁树本委任为东明县长。张改组东明县政府,委任共产党员李宜亭为县政府参议,共产党员杨锐为民训科长,爱国人士杨履谦为东明县民军常备大队大队长。他们利用合法身份,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创办《红星》报,成立抗日救国宣传队,还举办东明县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张慧僧兼训练班主任。训练班共举办两期,培训学员370余人,比较系统地向学员讲授了《游击战的战略战术》、《部队政治工作》、《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群众运动》、《民先工作》等课程。并在学员中发展共产党员200余名,民先队员170余名,成立了东明县民先总队,张华任总队长。为加强党对东明、考城、长垣3县交界处工作的领导,经直南特委批准,于1939年2月成立中共东长考工委,张华兼任书记,李省三任组织部长,徐作励任宣传部长。这时期,在鲁西南地区的西部设有1个东明县委、1个东长考工委,辖32个支部,党员300余人。

鲁西南县委、县工委和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对鲁西南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使各界抗日群众有了指路人和团结核心,从而推动群众抗日救亡运动深入持久地发展,为成立鲁西南地委、创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组织基础。

(作者:王新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