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岐镇
释义
1 广东化州市辖镇

长岐镇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而潮湿,属平原地带,土地属于沙质地,宜种植水稻、花生、香蕉、北运菜,其中以种植北运菜最为著名,是化州市重要的北运菜生产基地。长岐镇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及历史古迹众多,有明代大理寺正卿李邦直、大理寺少卿李学曾等名人;有镇内出土的属省级保护文物汉代“独木舟”;有茂名市市级保护文物华山李氏大宗祠、南安冼太庙、西湾大雁塔;有解放战争革命功臣李一鸣、李雅南等人。

广东省化州市长岐镇

镇情概况

位于广东省化州市南陲,属化州南大门,地处鉴江下游平原,与化州市同庆、杨梅、吴川市浅水、长岐、樟铺五镇毗邻,东面有梅化公路,西南面鉴江环抱全镇,北面有茂湛高速公路横贯其中。管辖1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23条自然村。总面积37.25平方公里,总人口6.11万人(截至2008年)。

一圩两镇

广东省湛江市的吴川市与广东省茂名市多个行政区接壤,包括化州、茂南、茂港和电白,历史原因,出现有趣的茂港飞地与双长歧镇现象,凸显粤西人自古以来密不可分的地缘关系。鉴江边上的长岐,同名两镇分属两个地区,一个是化州市长歧镇,一个是吴川市长歧镇,两镇其实是同一个地方,但行政上分别隶属两个不同市的管理。化州的长岐镇和吴川的长岐镇同处鉴江畔,同饮一江水,两镇紧紧相连,没有明显的区分标界,只有一个长岐墟,大家都是长岐人。为了方便业务联系,让顾客节省电话费,虽然同在一个地方,许多商家店铺的招牌上都标有两个分属两地的电话,分别是0759和0668的区号。化州长岐镇和吴川长岐镇一般是以解放路为界,划分化州和吴川。

城镇经济简况

工业

积极实施“工业立镇”战略,广开渠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了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乡镇企业以羽绒、生物制品、鞋业、胶粒为主,造纸、藿香油、建筑、运输、竹器、炮竹、废品回收等行业发展迅速。2005年全镇有工业企业572家,产值15.38亿元。

农业

认真落实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一是农业基地化生产稳步发展。该镇形成“粮、油、菜、渔、畜”等五大生产基地,呈现出“洼地养鱼,坡地禽畜,埇地果木,田头瓜菜”的特色农业格局。2005年,北运菜种植面积1100多公顷,产量21870吨,三鸟出栏54万只,肉猪出栏3.7万头。二是以立体养殖基地丰华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全镇养殖业发展。全镇各种种养专业户1000多户,涌现出一大批养猪养殖罗非鱼等专业大户,他们已成为农村经济一支最具活力的生力军。

社保

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485户,1038人;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2006年全镇参保人数27606人,覆盖率达60%。

执行优惠政策,按照“有新屋、有新村、有新貌、有新发展”的规划,落实好工作责任制,多方筹集资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泥砖房户改善居住环境。全镇原有870户泥砖房户,至2005年底,已全部告别了泥砖房。

财政

积极组织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上级财税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成立镇级财政结算中心,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开展非税收入治理工作,积极培育税源,严格依法治税,确保了该镇财政税收稳定增长。2005年,全镇完成税收收入428.8万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增长率位居全市前列。"

科技

形成了以农业办为龙头,农技站为基地的农业技术推广、传播信息中心,建立全镇、村、组三级农科网络,举办了多期农业讲座,及时传播和推广新的农业生产和栽培技术,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攻关,香蕉、水稻、北运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全镇农民逐渐走上了一条科技兴农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城镇带动”战略,切实抓好城镇规划与建设,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到2006年止,累计完成镇通村公路硬底化6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历史文化

古镇名乡

广东省化州市长岐镇的西湾村与旺岭村,风景优美,文化鼎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当地两条盛产名人的著名村庄。两村文物古迹众多,化州市总共有五处茂名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就有两处就分别在这两村内,一处是旺岭村的华山李氏大宗祠与报德塔,另一处是西湾村的佛子祠,其中华山李氏大宗祠为粤西最大的古建筑,气势不凡;而佛子祠的建筑风格典雅清秀,布局巧妙。两村村民皆为李姓,但为不同宗族,旺岭村为华山李氏,系元未江西入粤客家人后裔;西湾村为上院李氏,宗族出处不详。

在封建科举时代,两村总共出过1个探花,7个进士,34名举人,其中两村进士人数占化州总共33名进士的20%还多。

李氏大宗祠

在广东化州长岐镇旺岭村聚居着一个唐朝王族李晟后裔的古老村落。据考证:旺岭李氏是唐代西平王李晟的后代。李晟的第二十五代孙李仲荣因避战祸自赣入粤,初居于高州,元代末年迁居化州长岐旺岭一带,至今已600余年。华山李氏大宗祠就坐落在这里,宗祠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一座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祠堂建筑,对于研究粤西客家民居生活、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实物。古祠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顶,灰雕屋脊,穿斗式,梁架结构,占地面积达2900多平方米,保留了明清建筑风格。李氏大宗祠历经明、清两代及民国期间多次修葺,是李氏子弟进修的家塾学堂。1391年至到1582年,旺岭李氏连续出了李福寿、李富、李帮直、李克由、李学曾、李泰初、李一迪、李一桂、李元畅等九位举人,其中李帮直、李学曾、李一迪、李元畅四人还高中了进士。李帮直累官至太仆寺正卿,钦差提督,著有《东洲稿》等传世;李学曾累官至大理寺少卿,吏部都谏,为官刚正清廉,著有《鹤林遗稿》20卷等传世;李一迪累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著有《掘官存稿》等传世;李元畅累官至内阁首辅,下二品俸官。从此旺岭华山李氏“一门九举四进士”成为岭南地区文化史上的传奇佳话。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5176

男 23348

女 21828

家庭户户数 10194

家庭户总人口(总) 44895

家庭户男 23168

家庭户女 21727

0-14岁(总) 18385

0-14岁男 10297

0-14岁女 8088

15-64岁(总) 23434

15-64岁男 11426

15-64岁女 12008

65岁及以上(总) 3357

65岁及以上男 1625

65岁及以上女 173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4518

2 广东吴川市辖镇

广东省吴川市长岐镇

历史地理

位于广东省吴川市区西北边,毗邻吴川市区,该镇既有吴川“北大门”之称,又有市区“后花园”美誉,全镇人口约7.8万,面积6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属省重点工业卫星镇。长岐镇人民政府驻长岐圩,故名,长岐圩,始建于宋淳熙年间,以此地有长岐村得名。长岐镇下辖十二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96条自然村。十三个村(居)委会。该镇总人口66344 ,男女比例为1:1.105,家庭户户数13429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该镇历史悠久,梧山岭贝丘遗址,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气候

长岐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4℃,最高38℃,年均降雨量为1860毫米,70%集中于夏秋两季。境内有鉴江、三丫江流经该镇,可通航行。春夏秋季常吹东南风,冬季多吹东北风,在夏秋两季常受台风侵袭,年均刮3-5次风力不等的台风。

经济

长岐镇是个传统农业镇,农业以水稻、花生、番薯、蔬菜、水果、淡水鱼、畜牧业为主。2000以来,长岐镇农业向特色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呈现几个亮点有:一是订单农业——超甜玉米种植面积2500亩;二是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1300亩;三是苏村优质番薯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此外还有香蕉、草莓、花卉等。长岐乡镇企业主要有电珠、羽绒、麻绳、模压、轧钢、红砖、塑料、造纸、印刷等行业,产品销国内外。长岐镇镇热带温润区,西北部为山地,东南部陆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主要为黄粘土,苏村黑石岭铁矿藏量达600万吨,含铁量高。

特色文化

文物古迹

梧山岭贝丘遗址位于长岐镇黎屋村南的梧山岭上,当地群众称为“蚬壳埠”。该遗址地于1983年11月由县文物普查人发现。1984年至1986年,经省、市文物专家两次复查核实,鉴定为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公元1983年11月,吴川地区文物普查队在长岐梧山岭上发现一处史前生活村落遗址梧山岭贝丘遗址。经国家有关专家鉴定,该遗址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的贝丘遗址。长岐镇梧山岭贝丘遗址揭示,早在新石器时代,粤西先民便繁衍生息于此。

吴川特产

【苏村番薯】

“吴川番薯贵过米。”这是许多人熟知的一句俗话。吴川长岐镇苏村种植的番薯尤为出名,是吴川特产之一。苏村的地理环境独特,这里的土壤属粘质土,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土壤里各种钙化合物含量很高,加上有光照,雨量充足,番薯高产而且味道独特。每年收获季节,客商纷纷到苏村抢购番薯运到珠三角等地销售。苏村番薯的品牌效应,也带动了整个吴川的番薯产业,该市的吴阳、中山、长岐、塘尾、振文等地建起万亩优质番薯生产基地。

【番薯之乡】

广东吴川,是我国番薯种植的“祖家”,吴川人林怀兰是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番薯又称甘薯、红薯、山芋,自明朝引入我国,初时仅在广东、福建一带种植,后几遍及全国。番薯最早为明朝的吴川人林怀兰从越南引入。据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编印的《辞源》载:番薯“其本出于交趾(今越南),吴川人林怀兰尝得其种以归,遍种于粤,因不患凶旱。电白县有怀兰祠,题曰番薯林公庙”。可见吴川人种植番薯已有数百年历史。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5176

男 23348

女 21828

家庭户户数 10194

家庭户总人口(总) 44895

家庭户男 23168

家庭户女 21727

0-14岁(总) 18385

0-14岁男 10297

0-14岁女 8088

15-64岁(总) 23434

15-64岁男 11426

15-64岁女 12008

65岁及以上(总) 3357

65岁及以上男 1625

65岁及以上女 173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451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