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卢家塆 |
释义 | 简介卢家塆地处鄂西南,隶属有“天下第一杉”、“天下第一洞”的湖北省利川市,因早先居民为当地大户人家卢氏,而地形西高东低,四周为山所围,故名“卢家塆”。后卢氏一族败落,最后留下几座气派的“花坟”,年岁日久,一切归于历史寂静。后来新中国成立,贫下中农得解放,斗地主,分田地,得房屋,卢家塆被划分到当地的生产大队,大集体、大锅饭......和新中国成立后千万个大大小小的农村一样,热火朝天地建立起了新家园。从此,卢家塆人丁日益兴旺,经济逐渐起步。卢家塆主要经济作物为黄连,即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中的黄连。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有黄连,整个利川市也被称作中国的“黄连之乡”。 地形卢家塆的地形是比较有特色的。既非盆地也非山地,四周都有由东向西顺势而上的高山围护,就连东边的村口也是掩映在两座山之间的交叉之上,这两座南北相向的山犹如两扇半开半合的门,即便在山外不远的地方,村中景象也只能略窥一二。远去了现代文明中的喧嚣,独享鸡犬相闻里的清静。每当晴朗的早晨,正东方的山口中央,红日脱口而升,村中的房屋里瞬间光亮而令人精神十分,由村的西头往下望去,柱柱青烟从数间瓦屋的烟囱冒起,而有些人家的孩子已经站在门外对着大人上坡干活的方向叫唤着父母回家吃早饭,不停地叫喊,直到听见应声。而今,卢家塆的人们也大多用起了手机,而孩子不是上学就是在外打工,和中国当下典型的农村一样,年轻人已经远离了家乡,留下的仍然是耕耘田土一辈子的老人。 卢家塆四周的山,处处都是被划分好了的“自林山”,就如各家田各家地一样,早在大集体解散后就划定了。如此,人们各自不争不抢,在自家的山林里,育树,种植。也正是这四围的青山,才蕴藏了从不干枯的清水,大旱来临,唯独从山下的沟眼里缓缓丝丝流出的水,汇成一塘,流向远方,依旧汩汩作响。 “活化石”水杉卢家塆有被称作“活化石”的水杉树数十株,大都已经有半世纪的树龄,几人合抱的水杉到处可见,尤其特殊的是一株双生水杉,天然同根而生,自出地面起,一根而生两杈,皆同样粗细,各有好几尺直径。好几颗已经中空,猫头鹰最喜在上面的树洞里筑巢,育子,啄木鸟也会随着时令,飞来啄虫。如今政府为保护这些活化石,已经为每一颗参天水杉挂了唯一的编号,铁制的红色挂牌上写着“原生母衫,编号XXXXX”,这些树在活了将近百年后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而卢家塆的人也都很爱护这些水杉母树,每年都有专人承包,负责水杉果的采摘。 少数民族居民卢家塆现所住居民99%皆是土家族,村中年长的老人依旧穿戴着土家族人过去的服饰。老爷爷头上裹上一圈白帕子,闲暇时嘴里老嗒吧着一根长长的烟斗,夏天一双自编自制的草鞋走过田间地头,回了屋头一缸浓浓的凉茶,退去酷暑炎热;村中的老奶奶依旧穿着土家妇女的服装,一种斜向腰间扣纽扣、连带衣兜的深蓝色上衣,和老爷爷一样在头上裹着帕子,只是颜色多了几样。 卢家塆的人们,祖祖辈辈从来都辛勤耕耘,以苦为乐,安然自得,有着传统中国农民的淳朴。遇上红白喜事,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甚至床褥被单都从各家各户借来,乡里乡亲自觉地来到东家帮手,共成一事,终得和美。现今,卢家塆共有八种姓氏,分别为:罗、周、林、牟、段、喻、黄、田。而其中又以罗氏一族最为兴盛,亦最为不易。其后周家为卢家塆大姓,人丁众多,分布亦广,除此姓由多个外族内族合成之外,其余七姓皆各成一族,各氏族同根同源,为一祖后裔。如今虽姓分八种,却和如一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