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漏铅法 |
释义 | 所谓“漏铅法”,就是一种以软质、低熔点金属铅、锡为熔模料的综合型易熔金属熔模铸造法。主要拟以铅金属为主。大致方法:用泥范分部位铸铅质熔模、组焊成形、雕花刻纹、糊泥制范、漏铅浇注这几道工序逐步完成。铅质软,用指甲即可在上划痕,青铜刀具在上走刀运笔当可游刃有余;可焊性能优良,自身就是用作鑞焊的焊料;致密度高,也就是肉结实,可以很轻松地承受泥范结壳脱水时产生的压力,使之范泥紧贴铅模.铭文精度不会受到象蜡模那样的损耗,复印效果甚佳,也就是铅模在受压状况下能够对铭文精度进行完全控制,铸出器的铭文精度可达到与铅铭不差的程度;熔点低、比重大、流动性好、在熔模漏出时不会受到滞留,熔模干净等等。该方法能够使我们的祖先在当时极其简陋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有机综合拓展地使用全部现有金属制作工艺,化繁为简地、使之不可能成为可能地生产出众多迄今仍令人望物兴叹的青铜艺术瑰宝来,先秦时代虽贫瘠但完备的土壤经过我们先民勤劳智慧地耕耘,促使了漏铅法生根、开花、结果,它所依托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物的可能性在考古发现中均有案可查,一些关于古代铸造方面的难解之谜,例如编钟上“成倒刺状”翘起的龙纹、陶范上“细致到能在一毫米内并列六、七条线的微雕花纹”、模型无法取出的半圆合瓦形带十八个钟枚圆孔的倒拔模钟范、以及铜器上的铜焊痕迹是如何得来的等等,也大都可在漏铅法中得到切实合理的解释,仅以对铭文精度的可行控制而言,陶范法完全无法控制铭文精度的大量流失,失蜡法对铭文精度只能进行有限控制,而漏铅法则能够行之有效地对铭文精度进行全面完整控制,具有种种陶范铸造乃至失蜡铸造所不可比拟的诸多优势。 此方法最早由湖北省博物馆李志伟先生提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