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墉祖居
释义

刘墉祖居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草涧村(原名喜鹊窝,古槐南1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历史悠久,有资可考。现保存《刘氏族谱》、民国十三年碑刻,以及刘思源与其子孙之墓等。近年来,黄墩镇党委、政府先后三次举办刘墉文化研讨会,潍坊学院教授刘墉研究所所长张其凤、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熙以及刘氏后人(包括诸城逄戈庄一支)等各界人士,一致认可刘墉祖居地在草涧村。 草涧村地处岚山区黄墩镇驻地西北8公里处,西与莒县接壤。原名“喜鹊窝”。明朝成化年间改名为“草涧”。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为巩固初建的大明江山,组织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洪武三年(1370年),刘氏始祖刘思源与众族人遵奉朝廷诏命,由江南徐州府砀山县(今属安徽)大刘家村,北上迁徙至日照喜鹊窝村定居,繁衍生息,先后生下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八子。后因家庭遭遇大火之灾,发生变故,刘氏兄弟四处流散,仅四子刘禧陪伴刘思源留守故里。长子刘福和次子刘禄迁往大刘家沟村(今属东港区三庄镇),老三刘寿乞讨定居刘家庄子(今东港区三庄镇),老五刘诗去了大洙洲,老六刘书定居西刘家沟(今莒县中楼乡),老七刘忠去了临沂兰山区刘家庄,老八刘厚定居沂水县刘家甸。经这次变故,凤凰岭下的喜鹊林满目荒凉,刘氏家中少了往日的喜气鼎盛景象。刘思源公睹物生情,黯然神伤,于是在明朝成化年间将"喜鹊窝"改名为“草涧”。

明弘治年间,刘福将长子志干、次子志贞托付给刘禄公,又携三子刘恒迁居逄戈庄(明属青州府诸城县,今属高密市)。经过几代人的创业,家境从贫穷渐至小康。其后代有多人科举考中,特别是到第九代刘统勋、第十代刘墉和第十一代刘缳之三代同在朝廷为官,刘氏一门出了“三公两宰相”,轰动朝野。

清道光末年,刘墉后裔出资在草涧村建立了刘氏祠堂,以追祭先祖。祠堂占地1.2亩,院内植有黄杨、银杏、柏树等。祠堂正堂五间,砖木结构,重梁挂柱。东西两山尖,安有钢叉手。祠堂正面悬挂着御赐“清爱堂”横匾,堂内安放着始迁祖思源公先祖的灵位,祠堂正中供奉着“吏部天官刘墉之位”。神位前香案两侧插有旗牌三扇、金瓜、斧、朝天蹬、半台銮驾、龙凤棍、铜锣等仪仗。祠堂正门檐分别悬挂御赐纱灯一对,光彩照人。整个祠堂富丽堂皇,威严肃穆。据传,清朝凡路过此地的文官武将,三里外步行到刘氏祠堂行大礼、拜銮驾。祠堂边古柏参天,林地东侧一棵古槐,树粗两合抱,高约50米。林前有一块几千斤重的大白火石。思源公后裔遍布诸城、临沂、莒县、沂水以及江苏赣榆等全国各地。“四清”以前,常有各地刘氏后裔来草涧祖墓祭奠、凭吊。社会上也称“大白火石刘”。祠堂文革期间被破坏,村内至今还存有原祠堂部分文物。

村西南处有刘氏祖林,前有山崖为天然屏壁,草涧河上游小溪自西北向东南潺潺流淌,成玉带环绕之状。此地现存刘氏始迁祖刘思源及其后代坟墓11座,是历年刘氏家族寻根祭祖必到之地。

草涧村背依丘陵,由南而望,三峰并列,犹如一只展翅待飞的凤凰,故得名凤凰岭。东西两翼林木茂盛,绿草如茵。村前为平坦的谷地,竹林茂密,桑原良田。草涧河穿村而过,流经凤凰谷地,向南汇入黄墩河。凤凰岭九道绵延的山脉似九条巨龙,将整个草涧村合围成"前有溪流为朱雀,后有靠山为玄武,左侧山脉如青龙,右山横亘如白虎"的格局,村前月牙河成带状分布,似水龙形状,与三面山势呼应形成“三台文星龙”式的风水布局。

草涧村千年古槐

九龙山前,凤凰岭西侧有一片荒芜平川地。它三面环山,古树参天,灌木丛生,荒草遍野,涧水潺潺,平川南侧有棵古槐,盘根错节,枝叶茂密,传说:此树野生于北宋至道年间,某年,铁拐李、吕洞宾二仙云游路经此地,绕树一周,然后攀枝上树,放眼远眺,只见这里三面环山,九条玉溪如同九条蛟龙,涓涓流向这块平川地,形似九龙聚会,从西北和正西两个方向下的两条玉溪,在大槐树西侧汇合,形成一条较宽的河流,绕古槐的南边,浩浩荡荡向东流去,给这片荒野增添了不少秀色,二仙赞叹不息,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如果日后谁埋葬在这里,其后人不出王侯,定出将相。吕洞宾说:“咱何不上树风凉一下。”然后二人跳到树上,盘坐在大槐树伸向东南的一枝杆上饮酒作乐,铁拐李手中的铁拐无处可放,只好将其插在伸向西北方向的一条枝杆上,喝完酒后,剩下半碗酒,铁拐李顺手泼在伸向东北的一条枝杆上,眼见枝杆上沾酒地方鼓起一条一丈余长的白泡,二仙无了兴趣,跳下古槐走了。很多年之后,二仙坐着喝酒的那条树枝杆,中间形成弓状,像一座拱起的独木桥,足有三十余米长,后人称为“仙人桥”。而插过铁拐的那条枝杆留下了一个凹,经风雨侵蚀,竟留下了一个长0.6米,宽0.3米,深0.2米的一个槽形凹,后人称为“饮马槽”。更为奇观的是,伸向东北那条枝杆,铁拐李撒上酒的地方,长出一丈长的磨菇,绕枝杆一圈,像一条巨龙攀附在枝杆上,后人称为“盘龙枝”。

明朝洪武三年,下旨迁移,刘氏先祖来到了日照的喜鹊窝(古槐南1公里处)。天顺年间,喜鹊窝村被火烧掉,那时刘氏先祖已故,葬在田家董旺庄北岭。

成化年间,刘氏兄弟五人,刘承源徙居安丘,刘思源率刘接源、刘续源、刘根源三个弟弟向北来到大槐树北侧,搭盖草棚居住下来。其后,刘接源迁居邱前,刘续源、刘根源迁莒县。

思源公在此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因这里三面环山,中间的平地杂草丛生,涧水涓流,故取名草涧村。思源公生福、禄、寿、喜、诗、书、忠、厚八个儿子。福、禄二公同迁刘家沟。因避匪,福公又携其三子恒复迁诸城逄哥庄,寿公徙居刘家庄子,诗公徙居大珠州,书公徙居莒县西刘家沟,忠公迁临沂全刘庄,厚公迁沂水刘家店,唯喜公留居草涧村。刘思源病逝后,葬于老槐树底西北侧七米处。

古槐树下有了人气,长势更加旺盛,枝繁叶茂。古槐高50余米,粗四搂有余,树枝长达三十余米,直径60多公分。偶尔一年,它竟没发一新枝新叶,村人以为枯死,然而第二年却又生出新枝叶,郁郁葱葱,村人甚感神奇,尊为神树。有人遇到不测,携老带幼,前来老槐树底烧香磕头,祈求老槐树大显神灵,消祸灭灾,保佑平安。遇到天旱、遭蝗虫或遭瘟疫,人们总是给老槐树披红挂彩,烧香祭奠,鸣放鞭炮,祈祷神树降福人间,免灾除祸,保佑太平。

咸丰年间,刘墉的后人选址老槐树东北侧40米处,建起一座刘氏祠堂。

遗憾的是这棵千年古槐一九四六年秋被砍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