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州市产业集聚区 |
释义 | 林州产业集聚区是在省级开发区——河南林州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24.4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0.2平方公里、发展区7平方公里、控制区7.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起翟阳公路,西至省道东南公路,南起鲁班大道,北至安姚公路,包括陵阳镇全部和姚村、河顺等乡镇的部分区域。 林州产业集聚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京广铁路安(阳)林(州)支线直达腹地,毗邻正在建设中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长(治)衮(州)铁路和林(州)长(治)高速公路。南部与市区接壤,北部距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红旗渠火车站3公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与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连成一体。 林州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今年按照城市建设标准投资5.93亿元新建、完善了全长31.5公里的8条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管网,绿化、亮化,通讯线路同步规划建设到位。同时,我们围绕林(州)长(治)高速、石(家庄)林(州)高速、山西中南部铁路建设,在产业集聚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铁路货运编组站、铁路专用线、物流园区、500KV变电站和5万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中水回用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目前,区内形成了“五横五纵”的道路网络,通车总里程达135公里,建成了园区供水管网683公里、排水管网86公里,架设电网191.5公里,建成了5座35KV、5座110KV和3座220KV变电站,为区内的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州产业集聚区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水平。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走以产带城,资源共享,低碳高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产业发展上以钢铁、铝电等上游产业为基础,按照“上下配套、左右关联”的原则,做大做强汽配和煤机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光伏和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在上游产业提升改造上,以凤宝公司为龙头,围绕优质化、管材化的发展方向,完善生铁—炼钢—优特钢—无缝钢管产业链条,建设一流的专业化钢管生产基地。到2012年达到生铁500万吨、优特钢500万吨、管材300万吨的产能,产值达到150亿元。铝电以林丰铝电和大唐热电为龙头,以节能环保和铝精深加工为发展方向,双核驱动,快速扩张,形成发电—电解铝—高性能铝合金—铝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打造豫北能源和高性能铝加工示范基地。到2012年,形成70万吨电解铝、30万吨深加工及27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产值达到150亿元。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上,以铸园公司为龙头,围绕精密化项目和总成化发展方向,形成冶炼—铸件—汽车总成—专用汽车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打造全国知名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到2012年汽车减阻节油器项实现产能100万套,铸件达到10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以重机集团为龙头,围绕整机配套,以装备化、集成化为目标,打造全国第四大煤机装备基地。到2012年,实现刮板机、采煤机、掘进机三机配套,产值达到100亿元。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上,以中升硅材料公司为龙头,围绕太阳能发电方向,坚持产业化、链条化发展,积极推进光伏建筑构件、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等项目,打造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到2012年,形成3300吨多晶硅及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延伸产品生产能力,产值达到100亿元。同时,积极推动中农颖泰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新上生物消毒剂项目,并逐步向生物兽药—生物医药方向发展;科能材料科技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新上列入国家“973计划”的年产60吨离子液体项目,逐步形成离子液体产业链,带动清洁生产和电池、储能技术的升级换代。 林州产业集聚区功能分区明显,景观优美。按照“一心两轴,四楔九片”的紧凑组团式布局,集聚区中部大型水体与周边建筑构成的城市中心,承担行政、商务、文化等功能;陵阳路城市景观轴以及金鑫大道空间发展轴是集聚区内大部分公建及景观节点的重要载体;以“九宫格”为基本格局,形成产业、居住、公建等九个功能片区。由“一个绿核”、“一个绿肺”与“四个绿楔”所形成的绿色空间环抱,通过多条景观轴将中心绿核、山体公园和多个景观点串联起来,形成自然生态景观和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秀美画卷。 林州产业集聚区经济实力逐年增强。2009年入驻企业(单位)187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31家,从业人员1.8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税收收入完成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亿元。截至2010年6月底,入驻企业(单位)195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39家,从业人员1.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税收收入完成1.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1亿元,林州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林州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最具生机活力的新高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