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与黄河文明并列为中国文明的两大源泉。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长江文明,特别是长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给东亚及世界以很大影响。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等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成为中华文明。
20世纪初黄河文明在仰韶文化被人们发现以来,大多数的遗迹文物都出现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被认为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然后随时间的推移朝长江流域等周边地区扩散变成了主流观点。 但是,在1973-1978年浙江余姚市挖掘发现的河姆渡遗址,颠覆了这个说法。河姆渡遗址推定是从公元前5000年到6000年左右,大量种植水稻的情形出现。 河姆渡遗址与黄河文明显然是不同的系统文明,到目前为止,“黄河文明即中国文明”的教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推翻。
浙江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明
马家浜文化
环太湖(现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区域)
良渚文明
江西
吴城遗址
湖南
炭河里遗址
彭头山文化
玉蟾岩遗址
湖北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四川
大溪文化
三星堆文明
吴文化
越文化
楚文化
其中三星堆文明有与中原文明交流的迹象。吴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吴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越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越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楚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楚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
由于秦的统一中国,长江文明进一步和中国别的区域的文明相融合。中国各大区域文明相互融合逐渐产生了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