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凉州行
释义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凉州行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体裁】乐府

作品原文

凉州行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词语注释

皓皓:旷达貌;虚旷貌。《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常以皓皓,是以眉寿,是曾参之行也。”汉桓宽《盐铁论·西域》:“茫茫乎若行九皐未知所止,皓皓乎若无网罗而渔江海。”唐裴铏《传奇·陶尹二君》:“凌虚若有梯,步险如履地,飘飘然顺风而翔,皓皓然随云而升。”

边头:边疆;边地。唐王昌龄《塞下曲》之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英烈传》第十回:“但边头驿马有惊气,南行遇敌,切须戒慎。”清吴伟业《阆州行》:“扬州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玄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孙诒让正义:“《后汉书·光武纪》李注云:‘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於九旗者,无縿斿也。汉节即放古旌节为之,故郑举以相况。”唐杨炯《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车,掌行人之旌节。”

蕃人:中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通“番”。唐姚合《穷边词》之二:“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明茅大方《送李曹公出镇西域》诗:“紫驼白马蕃人贡,赤黍黄羊汉卒屯。”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