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链状效应 |
释义 |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 效应应用古语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象地说明了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更深刻。因此,人们历来重视对所处环境的选择,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大家所熟悉的“孟母择邻”的故事,就是一例,孟母为了给孟轲选择一个适于成长的居住环境,竟三次搬家,由“近墓”之所迁至“市旁”又继而到“学宫之旁”可见她多么重视环境的选择。《颜氏家训》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就说明了小时候在一定的环境生活,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定的品德习惯。我国古代即有“亲君子,远小人”、“交益友、挚友、诤友,莫交损友、佞友、酒肉朋友”之说。鲁迅先生也说过:“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弄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这些名言,不无道理。假如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即使你的行为不怎么好,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因为在你的朋友潜移默化下,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也会变得高尚的;假如和许多行为、举止十分卑鄙的人在一块,不用说,不过多久,你做事和说话就会和那一帮人相似。这说明环境,它往往能改变人。 人们不仅注意环境选择,更注意一定环境中人的交往。《涞水闻记》中记载着宋朝张奎母的事迹。儿子每次请朋友到家做客,她都在窗外悄悄听着,朋友和儿子谈论学问,她设宴招待;如是嘻嘻哈哈,不谈正事,就不管饭吃。这个故事说明说明张奎母重视儿子结交人。古人结交朋友中还注意“结交胜己者”,就是结交才德超过自己的人,以便在交往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取长补短。但是也有人并不重视结交朋友上的问题,往往近“墨”变“黑”,这方面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我们也会从一些媒体报道上获知,一家人均被法律部门判刑的惨剧,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多是一个人结交上坏人,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危害之大,大可不察。 教育表现这种效应在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经常发现,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如果父亲是一个不三不四的人,往往孩子也会成为他的继承者,品行不端,举止粗野,学习落后。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西南联大启示录》中,杨振宁先生谈起他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情景时感慨地说,当时,在十分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同学们依然非常认真地学习,相互热烈地讨论,从同学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老师身上学到的还多。他认为,同学之间的学习讨论比上课时师生之间的教学更加深入、细致,不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讨论某个问题,可以从白天讨论到晚上,从教室讨论到宿舍,甚至睡觉时还争论不休,拿出著名科学家的著作来印证,逐段逐句地推敲研究,实在是受益匪浅。而同老师的讨论时间不会那么长,也不会那么细。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教育学生学会交友。告诉学生,很多人学好或者学坏都和自己交往的人有关。这种无形的相互影响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改变这我们。因为我们每一个念头都被周遭的环境所左右。在欢愉的环境里,身边人以柔和的言辞交流的环境里,我们的心情也会柔和,自己的行为也会变得温文典雅。但是,换个环境如果我们整天在吵吵闹闹恶言相对的情况下生活,我们可能也不觉得这些事对人家有负面影响,自己也跟着做。 人对环境的改造是微弱的,而环境对人的影响则是深刻的、巨大的。初中期的孩子正处于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过渡期,一方面,他们看问题、想问题和处理问题开始逐渐向理性靠拢;另一方面,这种理性还比较脆弱,也不稳定。因此,在这一时期,随着孩子的社会生活面扩大,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也开始渗入到了孩子的生活之中。“拜把子”、“讲哥们义气”、“够朋友”、“够意思”,比吃论穿,相互包庇,成了一些学生对某种行为的特殊赞词。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混淆了是非,并会把这些恶俗当成错误的思想行为的庇护所。比如,学生打群架,若哪个同学不参加,不大打出手,那是要让其他玩得好的同学看不起的,甚至还有可能被这个小集体“开除”。我与一些平时很守纪律,但也偶尔逃过学的孩子作过交流,问其缘由时,他们告诉我:“我也知道打架或逃学不对,老师生气,父母着急。但同学玩得好,硬要你一道去,不去好像不讲义气,不够哥们。也许,这也像你们大人们常讲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行要好伴,住要好邻”,这话对于初中期孩子的成长来讲,还真是一语中的。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孩子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孩子“顺手牵羊”拿人家东西的问题上,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对,必须矫正。但也有一些父母则夸孩子聪明、有出息,将来长大了不会吃亏。又比如,孩子在外面打架闯了祸,一些父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主动向对方赔礼道歉,多找找自身的问题并进行引导。这样,孩子就知道在外面打架是不对的,再遇到此类事情的时候,就会主动地规避。但也有一些父母则不同,孩子在外面打了架,如果孩子打赢了就表扬,说这孩子将来长大了不会遭人欺负,父母放心,甚至还表扬孩子有阳刚之气,将来是干大事的;若孩子打输了,则要帮孩子讨回“公道”,甚至要打回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我们见得实在不少。因此,有一些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似乎成了公安派出所的“亲戚”,三天两头就往里跑,要么是给孩子送衣物,要么是赔钱赔理,忙活得不得了。假如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能够健康成长吗? 初中生可塑性很强,但同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交友方式也初露端倪。老师要注意对学生交友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创设条件,让各有所长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前进;尽量不让有负面作用的孩子在一起以免削减前进动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爱好文艺的学生、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之间往来比较多一些;而喜欢打架、在班上比较调皮的学生,也相互往来多一些。在这一时期,自己的孩子和哪几个同学玩得比较“铁”,老师和家长只要稍留心观察就能弄明白。比如上学和放学,要好的同学出校门总是齐头的;买零食也喜欢挤在一块儿买;玩电游也总是结伴而行,等等。如果学生玩得好的同学,大多学习勤奋,这是天大的好事,应该要鼓励他们友好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若几个玩得好的同学,虽学习成绩一般,但为人处世不出格,这也没有什么问题;若玩得好的同学,不良习惯很多,如逃课、喜欢展示武力、抽烟酗酒、在用钱上挥霍无度等等,做班主任的则应与孩子坐下来交流,让他们保持距离,尽量相互隔离,以免“交叉感染”。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坚守一条基本的原则,即绝对不要讲其他同学的坏话和不是,以免引起学生的强烈抵触心理,而将事情谈崩。首先应肯定学生的主流方面,然后向学生讲清楚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样子;最后,与孩子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教育的形式多样,仅仅停留于口头上的训斥是无济于事的,还应该多开展些活动,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明辨是非,确认交友的原则和底线。 在我们的身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排除环境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原因还是在于本身。如果自控能力很强的人,也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洁身自好的。特别是对于班集体中的一些比较差的学生,如果老师坐视不管,其他学生也避之犹恐不及,那么,这样的学生在集体中永远处于边缘状态,备受冷落,心灵受到打击,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会造成心理伤害,也许就会破罐子破摔,反而会离集体越去越远。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如果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勿友不如己者”,那么,他们自认为自己是班级的上流社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团体,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缺乏责任感,也容易滋生自私、狭隘的思想。这也是要不得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