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链终止DNA测序法
释义

链终止DNA测序法基本原理是,聚丙烯酰胺凝胶能把长度只差一个核苷酸的单链DNA分子区分开,这意味着在长10-1500个核苷酸的范围内,所有分子经电泳后可成为一系列可分辨的条带,单链DNA分子的序列由与之互补的多核苷酸链的酶促合成来判定,互补链在某一特定的核苷酸位置即加入双脱氧核苷酸的位置终止。

又称Sanger(桑格)双脱氧链终止法。是Sanger于1975年发明的。测序过程需要先做一个PCR反应。PCR过程中,双脱氧核糖核酸可能随机的被加入到正在合成中的DNA片段里。由于双脱氧核糖核酸多脱了一个氧原子,一旦它被加入到DNA链上,这个DNA链就不能继续增加长度。最终的结果是获得所有可能获得的、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目前最普遍最先进的方法,是将双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不同荧光标记。将PCR反应获得的总DNA通过毛细管电泳分离,跑到最末端的DNA就可以在激光的作用下发出荧光。由于ddATP, ddGTP, ddCTP, ddTTP(4种双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标记不同,计算机可以自动根据颜色判断该位置上碱基究竟是A,T,G,C中的哪一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