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联姓
释义

联[联,读音作lián(ㄌㄧㄢ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古籍,出自西周王朝户籍编制管理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典籍《周礼·地官·族师》记载,在西周时期,管理人口户籍,以五家为一比,十家为一联。有战事时,一家抽一丁,五丁为一伍,十丁为一联,统者为联令,相当于今天的班长,辅者则为伍长,即副班长。

而在管理家族部落中,以同宗二十五家为一闾,四闾为一族,统者称族长;八闾为一联,统者称联史。

联令、联史多为世袭,其直系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地官称谓为姓氏者,称联氏,闻之便知其为一地之酋。

第二个渊源:源于古籍,出自汉朝初期户口编制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自西汉初期起,起初的人口管理以人数为基本单位,十人为一联,有统者,称联长。有战事之时,一联抽一丁,十丁为一伍,统者称伍长,相当于今天的班长。

后改以户为单位,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邨,十邨为一乡,三乡为一镇,成为历代沿革、行之有效的户甲制度。

联长,由甲长指派,其后裔子孙有以其职务称谓为姓氏者,称联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称巴乐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之一的伯要歹氏,以地为氏,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浩特阿巴噶旗)、巴岳特(今山西天镇)、西拉木兰(今西拉木伦河流域)等地。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Bayo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联氏、巴氏、白氏、丰氏、陈氏、高氏、包氏、罗氏等。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崔佳氏,满语为Cuigiya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崔氏、联氏。

二.迁徙分布:

今安徽省的宿迁市、台湾省的台北县,河南省的原阳市,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石河子市、阿克苏市等地,均有联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联 谭:(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曹魏国内史。

由清朝大学士嵇璜、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成书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的《续通志·氏族略》中记载:联谭曾任魏国内史,为京师邺城(今河南洛阳)地方行政长官。

联 谦:(生卒年待考),著名晋朝辅国将军,正五品级将领。

联 元:(公元?~1900年待考),满族,崔佳氏;满洲镶红旗人。著名清朝末期大臣。

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进士,累官内阁大学士。后因反对清廷利用义和团围攻外国大使馆,被西太后慈禧所忌,在1900年6月下懿旨害于北京。

联红洲:(公元1923~今),安徽宿州人。著名中医针灸专家。

毕业于安徽宿州市卫校。

主要学习中西医针灸,国家重视医疗,并号召全国各地普及针灸,曾到闽贤乡培训两期针灸。自制一种自我施灸的器具,经卫生部验收命名“新针灸疗法”,填补了针灸学的空白。

主要成果“多灸位控温自疗施灸器”用开关控制温度,能集中文火热力,可同时双灸合灸五个穴位,以提高疗效。对咳嗽寒痰、腰痛酸、肚疼腹泻、胃中寒、男子梦遗、女痛经、半身不遂等症有显著的疗效。该施灸器体积小、操作简便、便宜安全可靠。治好的适应症不计其数,受到群众好评、送来表扬信、匾旗金银奖等荣誉。

联振山:(公元1950~今),河南原阳人。著名医务工作者。

1978年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1985年由部队转业到信阳市《原地区》卫生局工作。历任军医、卫生队长、市卫生局副局长兼市中医院书记、院长等职。现任职于河南省信阳市卫生局、市中医院,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医疗专业和卫生管理。所领导的市中医院,从“中国特色、医院特点、医疗特长”的实际出发、设计、制定、逐步实施适合院情的管理办法,以期按预定框架建设医院,达到服务社会、强院富民之目标。

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医院管理的决策者依靠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两大法宝,依靠各类医学专家精湛的医疗技术支撑,并以战略眼光出发,培养成批人才,使二者恰如其分的结合,找准事业步入良性循环的最佳切入点,力争在服务功能上做到以医院中医、中药之长,全面启动“专科、专病、专药”的系统工程,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养生、康复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这些措施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