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葛市白寨村清真寺 |
释义 | 长葛市白寨村清真寺如建于年月月已无压碑石考证,据口传第一寺址在西门外西百步葛水之处,第二寺址在白寨的西南隅(现在的桥北头)。今址在寨的东南隅,何时迁移,因石碑被毁惨重已无法考证。 清真寺历史及布局根据清朝嘉庆七年《创建礼拜寺门楼·照壁并筑河堤碑文》内云:“见寺右临河堤坍塌将及大殿,前少门楼昭壁,由当时阿訇谓南李清澜遂与众谋修筑“据传推断可能在清朝前期迁至今址。现本村健在的老人说:“曾亲眼见过明嘉靖十三年碑,万历年碑,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碑,均在70年代清真寺作翻沙厂时砸碎投炉和现存的一块以碑做成过门石。 现存有清朝嘉庆七年碑,光绪九年移大门并创修左右配房碑。光绪十二年接修大殿,礼拜屋南北两头各添一楹碑记。光绪二十年创修水房碑。光绪二十年禁戒碑。光绪十四年计开地亩碑记等。这些都是记载清真寺迁移今址后历代扩建、加固、修葺的记载 。 礼拜大殿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前两寺址必有大殿,就现在地亩碑云:“自西隅迁移东南隅买地七分余创修大殿三楹,有碑记可考”(碑已被毁),又据光绪十二年接修大殿碑文:“经铁阿訇建修被毫匪焚坏,又经王阿訇重修,经卢阿訇创修俱有碑文可凭。”从同治九年经被裕州马云祥阿訇惨淡经营,当时清真寺颇具规模,有窑殿、大殿、卷篷、南北讲堂,大门楼及门楼左右配房、水房、南北讲堂东山接以石碑砖镶通墙,中开月亮门,地基已扩至四亩三分四厘六毫六系六忽大。 刘照亮阿訇在烧毁的地基上盖了大殿,买永新阿訇为端正朝向又盖了一次大殿,1948年马明真阿訇将原大殿拆除扩建为方三丈大殿。1984年破土盖了南北五丈、东西四丈的大殿主体,四尊大理石门柱、五间新式卷篷上是五间楼房、配以宫殿式的前脸、楼前又建有三个伊斯兰教式的圆顶。不但肃穆而且壮观,1982黄万均阿訇倡导盖起了九间西房作为北讲堂兼教室及宿舍。1987年盖了十三间两层作为男水房和女大殿,旧有建筑除了南讲堂三间瓦房外均为钢筋水泥结构。 白寨在明清两朝时是长葛县惟一纯真的回民村,旧县有专文记载,历代均选聘品学兼优的大阿訇以培养阿訇接班人。如清朝陕西谓南李清澜裕州(现方城)马云祥,清末民初的四川成都市的虎彦璋,郏县谢文光,长葛老石固赵明堂、卢氏李卫堂、开封刘照亮、尚希贤、禹县丁殿荣、郏县毛郎庙张国瑞、买永新、许昌陈金锋、襄县马明真、本村的孙恩普、黄万钧等大阿訇。1990年在任阿訇为睢县潘家修大阿訇与本村孙继曾阿訇及现任阿訇为繁城的白正超。 因为阿訇品学兼优招来了全国各地有志于宗教事业的表年学士,远及海南岛、云南、内蒙和内地各省市。早年在本寺毕业“穿衣挂账”的有:丁殿荣、张国瑞、马河国、杜文彬、王永安、舍学仁、李庆恩、傅金德、虎广德、等不下数十人,1989年还有本村的青年:黄发明、刘广群到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去留学,1990年开斋后,在潘老阿訇的精心培培养下,又毕业了八名学生,如今已走上了阿訇的岗位。1991年又盖了南楼16间,封密式,铝合金门窗。 1990在任阿訇潘家修,虽已年过花甲,但精力充沛,除主麻拜前系统地讲解《古兰经》的伦理道德;穆斯林的人格修养和《圣训》上的社会学——处人接物的典范人物和事例处,还结合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教育群众,遵纪守法,搞好团结,搞好生产,以期达到一个穆斯林既要爱教也更爱国的目的。 清真寺于1988年在县宗教局领导下成立了寺管委会,由共产党的村支部副书记任管任会主任,辅以热心教门的乡老为副主任及委员。清真寺的一切事务由管委会主持。因办事与群众商量,征求党支部村委会的意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