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历史法学:宪法爱国主义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2月1日) 平装: 41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11803784, 9787511803788 条形码: 9787511803788 尺寸: 22.8 x 15.4 x 2.2 cm 重量: 558 g 作者简介许章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治法律哲学与政治哲学,兼及宪政理论与刑事法学,尤其关注“中国问题”意义上舶来理念与固有生活调适过程中的法律方面,而念念于中国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现代重构性阐释,汲汲于儒家优良传统的法律复活和中国之为一个大国的法律布局,追求法律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寻索学术的人道意义。 内容简介《历史法学(第3卷):宪法爱国主义》内容简介:编者有感于旧邦新命“依然是当下中国的主要问题,而就如青年马克思所言,问题是时代的格言,遂着意于《历史法学》的刊行,将长期积蓄的心事落实为编事,以法意演绎史义,藉史义揭示法意,而法意与史义者,人生与人心也。其基本命意在于,上接历史法学理路,由阐扬其思绪而践履其理念,通过省察民族国家法律生活的历史理性,揭示中国文明规范体系的比较文化意义,从而求裨于中国当下的艰难历史转型,下启汉语文明法律智慧的想最空问,以渐成汉语法学,为中国人世生活提炼和展现规范世界的意义之维。 目录主题笔谈:族群政治与国家认同 难以贯穿的逻辑 ——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困局 在宪政国家的框架下,用族群政治化解民族政治 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抑或是国民主义? 宪法认同 民族问题:国家认同还是国家统合? 大国崛起中的政治反思 宪法是底线,公民身份是最大公约数 统一的多族群国家如何可能? 互相竞争的人类联合模式与国家认同问题 主题论文: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族群政治、国家认同与法权体制 国家认同、民族主义与宪政民主 ——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与反思 民族国家:双重规训与政治成熟 ——一个主要基于近代中国语境的自由民族主义共和 法权解释 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 ——论宪法爱国主义 涉藏问题与宪法忠诚 主题译文:宪法爱国主义 道德、认同与宪法爱国主义 为民主提供情感安全? ——论宪法爱国主义 民主与集体认同:为宪法爱国主义辩护 作为宪法爱国主义之表达的司法审查形态 思想·人物:悼念尼尔·麦考密克教授 民族主义可以被知识界尊重吗? 悼尼尔·麦考密克 苏格兰民族党致麦考密克的悼词 读书·评论 作为内政问题的国际秩序 ——关于康德《永久和平论》的若干思考 主权的地理之维 ——从领土属性看中国民族国家之形成 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问题 ——变局中的遭际与奋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