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厉月举 |
释义 | 厉月举(1904~1987)厉家寨乡厉家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42年在本村组织开荒队,开荒80余亩,受到址坊区人民政府的表扬。1944年,出席日照县(当时厉家寨属日照县)劳动模范会议。1947年任村农会主席。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带头组织13户农民成立村第一个变工互助组,任组长。 1951年,厉月举在丘陵薄地上进行深翻整地试验。秋后,深翻的0.4亩地比未深翻的0.4亩地(水、肥等条件相同)增产花生米15公斤。通过对比,厉月举看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破除了人们认为“丘陵薄地不能深翻”的思想。翌年,他在变工互助组内推广深翻整地的经验。1953年,他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又发展20户农民,成立了“心爱”农业合作社,任社长。他带领村民摸索出“熟土在上,生土在下”和“两生夹一熟”的深翻整地方法,把全社可耕地普遍深翻一遍,土层由6~10厘米加深到40厘米,粮食亩产超过200公斤。是年出席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获“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5年春,他带领村民打水井7眼,又开通1道引水沟,形成连环井,把水引上岭顶,浇地500亩,并创造了把梯田整平,在每层梯田的地堰下分段挖水坑的“沟洫梯田”经验,当年获得亩产玉米295公斤的好收成。冬,厉家寨乡(5个自然村)的13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大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厉月举被推选为社主任兼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身先士卒,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提出“让河流让道,叫土地翻身”的口号,奋战一冬春,凿通3道岭,改5条河道,削平11个岭头,修建11座小型水库和塘坝,闸山沟2000余条,砌石井79眼,把1000多块零星小块地整成118块大田,扩大耕地面积192亩。他积极倡导科学种田,采取合理密植、普及良种、改进传统耕作方式、购置新式农具等措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956年,在“沟洫梯田”的基础上,把土地整成“三合一”梯田,较好地防止了水土流失。是年,在遭受严重水灾和风灾的情况下,全社粮食亩产达276.4公斤,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被誉为“英雄的大山社”。1957年2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莒南县委关于《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1958年4月19日,受国务院委托,莒南县人民委员会授予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一面书有“英雄社战胜了穷山恶水”的锦旗。此后,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陆续组织参观团到厉家寨参观学习农田基本建设经验,其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贵两次来此“拜师”。1958年8月,厉月举任大山人民公社副主任兼厉家寨生产大队大队长。9月底,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再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之后,他更加坚定地带领群众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将本村6500亩耕地逐步整成“底上两平水倒流”的“三化”(水平化、绿化、水利化)园田。1963年,任厉家寨人民公社主任。2月,出席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年底,当选为山东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化大革命”中,厉月举受到不公正对待。1978年恢复厉家寨村党支部副书记职务,他继续积极参加村的领导工作,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1983年退休。1987年1月18日去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