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厉达 |
释义 | 厉达厉达,男,汉族,生卒年不详,灌云厉荡人。明永乐年间征西凉,当地有童谣曰:“若有西凉破,须得厉达过。”朝廷遂以为将。据传,厉达身材高大,力大无比,能劳能武,多智多勇。他提出使用“莽牛阵”的战术,战败了敌人,收复30余城,因其征西凉有功,被升为都指挥,镇守其地。死后,皇帝传旨予以厚葬。 淮安大河卫之所以称“卫”,是明朝的军事体制改革而产生的,它是兵队编制和驻地混合名称。 朱元璋由参加农民军而成为军事统帅,最后又依仗自己所掌握的军事力量取得了天下。军队是朱明王朝的强大支柱,所以他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洪武初年,于要害地区设卫所,全国共划分为十七个卫,其防地包括几个府至数十个县,卫所驻地以某地即称卫,如天津卫、威海卫、凉州卫、建州卫和防守皇家漕运以及淮河流域的淮安大河卫等。各卫驻军由都指挥率领。全国各卫总兵额包括屯军在内,共有270余万人。都指挥的权力很大,有的不仅指挥军队,还兼问政事,因此品阶亦相当高,成为封疆大吏。都指挥的升降调遣,得由皇帝圣旨定夺。所以厉达病卒,明成祖圣旨“诰赠谕葬”。 上述志书为什么破例记载着“若要西凉破,须得厉达过”这样的一则童谣呢?其中有一个历史故事。 元朝末期至正年间,古海州东边白驹镇的盐场,出了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名叫张士诚。他是盐贩出身,与其弟张士德率领两淮盐区灶丁起义反元,起义很快席卷了沿海一带地区。其时,大伊山有个武艺超群的乡民,名叫厉亨,也投入了这个反元行列,成为张士诚部下一员饶将。到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自称为吴王,厉亨当上了将军。至正二十七年秋,张士诚被朱元璋打败,抓到应天,不肯投降,被朱元璋赐乱棍打死。而厉亨归顺了朱元璋,跟随徐达北伐,但未受到重用,仅是校尉一职。 公元1368年正月,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凯歌声中,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皇帝封赏功臣,厉亨因原来官阶低,只封中山卫千户,后又晋升济宁卫佥事。至洪武十四年调任凉州卫都指挥,担任了西凉的戍边将军(见《嘉庆海州志》),但其时他已老矣,西凉少数民族经常发生叛乱。而率兵平乱时,他皆依仗其侄厉达,攻坚陷阵,讨平西凉。故朝廷只知镇守凉州的厉亨,却不知这个无名英雄的小辈。可是厉达由于饶勇善战,智勇双全,威震西夏,家喻户晓。至洪武十六年历亨告老还乡,以其长子厉桢承袭都指挥使,厉达却榜上无名,竟无封诰。因此默默无闻地回乡隐居。 俟明成祖登基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西凉瓦刺又发生叛乱,朝廷派兵屡征难平,所以流传了“若要西凉破,须得厉达过”的童谣。为此朝廷派人到海州,“延访得达,遂以为将”。厉达应诏后,即挂帅征西,因他对西凉民情了如指掌,轻车熟路,很快“收复三十余城”,平服了西凉,巩固了边疆。明成祖大加旌奖,封以要职。鉴于厉达家乡地处盐池汇宝,为明王朝重要经济来源,又是漕运交通要衢,故命厉达为淮安大河卫指挥,委之重任。厉达死后,明成祖隆恩优渥,他四个儿子“俱袭指挥使”,并敕赐圣旨碑,碑刻“捍御疆敌,干国良臣”,旌表其功绩,“诰赠谕葬”。 史书记载,厉达墓在大伊山。笔者幼时,常在大伊山东麓“高家园林”游玩,见园内有大墓,附近(即现部队营房处)有一龙头碑,历史沧桑,久已墓平碑遗,不复存在。 事出偶然,就在余撰本文之前,无意中在灌云县博物馆院内,忽然发现此碑,但仅剩碑首,其下半截,据说已被民间作建房之用。这块碑很像当年我亲目所见的那块碑。 厉达墓《圣旨碑》,系大理石(矾石)刻成。碑额高0.8米,宽0.96米,厚0.3米。由此推测该碑身和碑座的跌龟应不低于2.8米高。额首精雕蟠龙,张牙舞爪,绕日盘旋;龙体健壮,鳞次栉比,图纹精美,历历映目;龙首口含圆球,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碑额正中,平板印堂,浮雕“圣旨”二字,可惜已被砸平,但字痕可察。此碑雕刻技艺,堪称上乘之作,难得的精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