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栗振林 |
释义 | 栗振林烈士,又名栗全德,林州市振林街道办事处南关村人。生于1930年,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2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栗振林随部队逐鹿中原、解放郑州,参加淮海战役,在渡江后跨越五省区的20多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多次立功,被提升为班长,并被评为“模范党员”。 1951年3月,栗振林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某部三连一排排长。1952年10月15日傍晚,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栗振林奉命率一排为前哨排,收复537.7高地北山阵地。他灵活指挥,带头冲进7号阵地,用冲锋枪打倒十几个敌人。换弹夹时,他的大腿不幸负伤,忍着剧痛,坚持指挥全排冲杀,仅20分钟,全歼守敌。盘踞在8号阵地的敌人,依托537.7高地的火力支援,负隅顽抗。栗振林指挥全排分两路从侧后进攻,占领了8号阵地。此时三排反击的6号阵地上,枪声激烈,栗振林果断地指挥全排向三排结合部运动,途中,栗振林再次负伤,但他不顾鲜血流淌,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歼灭6号阵地上的全部敌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537.7高地北山阵地全部收复。 一排歼敌80多名,自己也有很大的伤亡,剩下不足10人,而且全部受伤,弹药也不多了。敌人又开始了反扑,面对数十倍于我的凶恶敌人,栗振林十分冷静,他一面鼓励大家“与阵地共存亡”,一面指挥同志们以弹坑为掩体,节约弹药,抗击敌人。 一次、二次、三次,攻到前沿的敌人都被打下去了,但战士们弹药也耗尽了,阵地上只有3个人能坚持战斗。为摆脱被动局面,栗振林抓住战斗间隙,带领战士从敌尸上寻找弹药,他们用敌人的武器又打退敌人两次冲锋。这时,两名战友有一名牺牲、一名重伤,阵地上只有栗振林能坚持战斗。他拖着重伤之腿顽强、沉着地在阵地上爬来爬去、隐蔽伤员、集中弹药、坚守阵地。当十几个敌人距栗振林只有几步远的时候,眼看阵地即将失守,栗振林手握最后一颗手雷毅然滚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1953年4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给他追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1953年12月下旬,原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召开了庆功追悼“二级英雄”栗振林大会,向他的亲属赠送了“特等功臣”巨匾,并将栗振林烈士出生的林县城南关街命名为“振林街”。1996年,中共林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投资在烈士陵园为栗振林烈士雕塑汉白玉像,并建造了“栗振林烈士纪念馆”。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