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礼制建筑:坛庙祭祀
释义

图书信息

作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丛书名: 中国古建筑之美

平装: 191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32

ISBN: 9787112113378

条形码: 9787112113378

产品尺寸及重量: 21.6 x 14.2 x 1.8 cm ; 340 g

内容简介

受儒家文化影响,加之历代帝王的提倡,我国形成了传承久远的坛庙祭祀礼仪,奉祀的礼制建筑也应运而生。《礼制建筑:坛庙祭祀》介绍了分布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祭坛、先贤先圣庙及家庙建筑。图版安排自天坛伊始,而终于天坛析谷坛门,以天为始,以天为终,象征中国人以天为大的思想,五岳、四海、先儒、贤哲及诸祖均含于其间,形成圜和圆融的中国坛庙祭祀体系。

目录

序一/周谊

序二/刘致平

序三/叶如棠

论文

礼制建筑分布图

曲阜孔庙周边导览图

礼制建筑的形成与历史演变——从儒家的礼制思想到明、清时代的坛庙祭祀系列

礼制建筑与儒家思想

礼制建筑系列的演变与形成

礼制建筑的形制及艺术特色——从帝王之家到百姓之家的自然与人文祭祀系列

神祗坛庙

宗庙与家祠

先贤祠庙

明堂与辟雍

艺术形象

图版

礼制建筑

华北

华中

华南

东北

附求一 建筑词汇

附录二 中国古建筑年表

序言

中国的古代建筑源远流长,从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到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可以考证的实物已可上溯至7000年前。当然,战国以前,建筑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岁月,秦汉以降,随着生产的发展,国家的统一,经济实力的提升,建筑的技术和规模与时俱进,建筑艺术水平也显著提高。及至盛唐、明清的千余年间,建筑发展高峰迭起,建筑类型异彩纷呈,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制作,从构造做法到用料色调,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放异彩,独树一帜。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除了文字典籍和出土文物,最能震撼民族心灵的是建筑。今天的炎黄子孙伫立景山之巅,眺望金光灿烂雄伟壮丽的紫禁城,谁不产生民族自豪之情!晚霞初起,凝视护城河边的故宫角楼,谁不感叹先人的巧夺天工。

珍爱建筑就是珍爱历史,珍爱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从成立之日起,即把整理出版中国传统建筑、弘扬中华文明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之一。20世纪50、60年代出版了梁思成、刘敦桢、童商、刘致平等先生的众多专著。改革开放之初,本着抢救古代建筑的初衷,在杨俊社长主持下,制订了中国古建筑学术专著的出版规划。虽然财力有限,仍拨专款20万元,组织建筑院校师生实地测绘,邀请专家撰文,从而陆续推出或编就了《中国古建筑》、《承德古建筑》、《中国园林艺术》、《曲阜孔庙建筑》、《普陀山古建筑》以及《颐和园》等大型学术画册5卷本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前三部著作1984年首先在香港推出,引起轰动;《中国园林艺术》还出版了英、法、德文版,其中单是德文版一次印刷即达40000册,影响之大,可以想见。这些著作既有专文论述,又配有大量测绘线图和彩色图片,对于弘扬、保存和维护国之瑰宝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诚然,这些图书学术性较强,主要为专业人士所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