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桤墓 |
释义 | 李桤墓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石水口村的龙盘岭,建于明朝崇祯癸未(1643年)。1993年6月,被列为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桤墓规模壮观,墓前有青石群雕:石人一对,高2.5米;石马一对,高1.6米;石狮一对,高1.3米;石狗1对,高0.9米;华表一对,高5米。除华表已倒塌一条外,其余石雕都排列整齐完好。从华表至墓顶深100米,中间宽25米。 李桤,字奕繁,号海云,莞城县后坊人,明朝崇祯年间刑部尚书李觉斯之父,卒于崇祯15年(1642年),享年78岁。李桤之子李觉斯,字伯锋,明朝万历46年(1618年)举人,天启乙丑(1625年)进士,因破滁州有功,升工部侍郎,后又督京城有功,升刑部尚书,南明末年归清。李觉斯告老还乡时,其父李桤还健在,李桤死后,凭子荣父贵被朝廷诰封为通议大夫、工部太仆郎而获赐葬。李觉斯遵循明朝礼仪,按尚书规格墓葬其父。 李桤墓的石华表为后人所立,相传因有人看到石牛石马在夜间跑到附近田庄吃稻禾,所以立了两条石华表拴住石牛石马,不让其糟蹋庄稼。也相传古墓里常有隆隆的推磨声,说是墓主人为造福当地人,请长工推磨磨粉。岭下终年不估的沙井泉水是磨房里流出来的浆水,浆泉滋润土地,常年五谷丰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