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 |
释义 | 《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中文版198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沙俄领事,在新疆的塔城、伊犁等地任职达十年。他一边处理日常事务,一边收集各类情报,歪曲事实,污蔑中国,为沙俄进一步侵略中国出谋划策。此人把他的情报工作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该书出版于1906年,基本上反映了沙俄在19世纪下半叶对新疆的侵略状况以及沙俄侵略分子对新疆的野心,可以说是一份侵略新疆的自供状。 图书信息中文名: 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作者: (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 译者: 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书号: 11017-475 发行时间: 1982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内容介绍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其今昔状况及俄国臣民的地位。本书据俄国1906年俄文版译出。 目录序言 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 风。 艾比风。 乌鲁木齐的特殊的风。 气候一般良好,只有若干地方气候恶劣。 中国西部地区是民族大迁移的交通孔道。 最古老的居民——唐古特人。 匈奴人。 冒顿单于之战功。 中国人与匈奴人的斗争。 鲜卑人。 柔然人。 突厥人。 吐蕃人(西藏人)。 维吾尔汗国。 黠戛斯人毁灭维吾尔汗国及仆古俊使之复兴。 唐古特人之崛起。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人。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之盛衰。 卫拉特人。 他们和东部蒙古人的战争,和蒙兀斯坦可汗们的战争。 蒙兀斯坦的命运。 噶尔丹·博硕克图统领的卫拉特之兴起。 噶尔丹与中国人斗争失利。 策妄·阿拉布坦。 噶尔丹·策零。 他们与中国人之斗争。 阿睦尔撒纳。 中国人征服西陲。 东土耳其斯坦的暴动。 阿古柏伯克。 西部地区的平定和俄国人把伊犁交还中国。 居住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 汉族人。 汉族人的西迁。 政府加强迁移的措施。 迁移方式。 移民的一般路线。 移民区的准备工作。 国家给移民的津贴。 难于改变的汉族风俗人情。 汉族人的职业——服兵役、经商、务农、经营手工业。 满族人。 满族人向边疆的迁移。 对满族人的一般评价。 满族人的外貌。 爱好。 满族妇女的地位。 满族人的怠惰。 满族人的职业——服兵役。 满族人的务农与经商。 满族人的贫困情况。 贫陋的满族村落(苏木)。 城里满族人的居住区——满城。 东干人。 东干人的起源。 东干人的各种名称。 有汉族血缘的东干人及其坚定的宗教信仰。 现代东干人的外貌。 东干人的精神面貌。 东干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性格。 东干妇女的外貌。 东干人的语言。 东干人的西迁。 东干人对汉族人的仇视及其原因。 东干暴动的起因。 东干人的职业——农业、商业、赶马车等等。 东干人的经济状况。 萨尔特人。 关于萨尔特的名称。 萨尔特人的起源。 萨尔特人的种族类型的问题。 萨尔特人的语言。 萨尔特人的外貌特征。 萨尔特人的精神面貌。 萨尔特妇女及其自由不羁的生活。 低下的家庭道德。 喀什噶尔人的职业。 喀什噶尔人的经济状况。 喀什噶尔人的亲族——塔兰奇人。 塔兰奇人的起源。 塔兰奇人的悲惨过去。 塔兰奇—东干汗国。 对塔兰奇人的评价。 塔兰奇人的职业。 吉尔吉斯人。 他们的语言。 民族生活方式。 吉尔吉斯性格中的优点。 吉尔吉斯妇女的自由。 她们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 吉尔吉斯人的婚姻。 吉尔吉斯人懒散、喜好轶闻。 主要职业——畜牧。 吉尔吉斯农民。 吉尔吉斯人的经济状况。 蒙古族——厄鲁特部、察哈尔部、土尔扈特部。 他们的游牧区。 土尔扈特迁徙到俄国及迁返。 蒙古人的宗教——佛教。 蒙古人对宗教之笃信。 寺庙。 转生活佛。 中国西部的转生活佛——察岗活佛。 蒙古人对活佛的态度、汉族对活佛的态度。 佛教对蒙族人性格的影响。 妇女的地位。 家庭道德的轻浮。 蒙族的婚姻。 蒙族的职业。 蒙古人生活水平之低下。 中国西部地区各民族间的关系。 汉族人对其它各民族的傲慢态度。 他们对东干人的敌视。 东干人对其它民族的疏远态度。 各民族对喀什噶尔人和塔兰奇人的不信任。 喀什噶尔人与汉族人的友谊。 对游牧民族的态度。 对俄国臣民的态度。 稀少的城镇和村庄。 村庄的冬夏景象。 伊犁农村。 堡垒型的城镇。 满人区。 城内景象。 宁静的汉人区与热闹的穆斯林区。 主要街道上的人群。 肮脏失修的中国城镇。 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些主要城市。 乌鲁木齐城。 城市的名称。 群山环抱的地理位置。 气候。 地震。 城内的区划。 最漂亮的建筑——庙宇。 汉人房屋的建筑。 伊斯兰教徒的房屋。 乌鲁木齐的居民人数。 绥定,老城和新城。 伊犁——对俄贸易的重要商埠。 俄国人占领伊犁地区。 俄国城的修建。 伊犁归还中国后,中国人破坏俄国城。 街道的样子。 俄国巴扎。 城市的全貌。 居民。 塔城。 塔城的少量汉族人。 塔城市容。 塔城的贸易意义。 喀什噶尔。 喀什噶尔的过去。 居民——萨尔特人。 城的外貌。 在喀什噶尔的欧洲人。 喀什噶尔在贸易与政治上的作用。 喀什噶尔与俄国的隔绝。 吐鲁番。1 吐鲁番昔日的作用。 居民。1 居民的轻佻作风。 气候。 吐鲁番在贸易上的作用。 哈密。 叶尔羌。 和阗。 古城。 巴里坤。 焉耆。 玛纳斯。 西湖。 其他县城。 长城外中国西部地区行政管理制度的复杂状况。 政府的最高代表——巡抚。 巡抚的权力范围。 他的助手——藩台、臬台。 道台及其职掌和职责的实质。 县官。 州官。 地方行政。 乡长——乡约。 商会和商会会长。 满族和其它民族的行政机构。 伊犁将军。 将军过去和现在的状况。 将军的助手副都统。 明昂邦及其下级行政机构。 土尔扈特王公。 焉耆王。 其他土尔扈特王公。 土耳其斯坦的王公。 哈密王。 吐鲁番王。 库车王。 阿克苏公和拜城公。 伊犁塔兰奇人的阿奇木伯克。 巡抚——省的最高军事长官。 其他军事长官。 乌鲁木齐的兵工厂。 招兵办法。 乌鲁木齐军校及其毕业生的状况。 新的招兵办法。 民团。 满族兵和蒙古兵。 中国改建军队的可能性。 中国官吏对居民的态度。 中国官吏的排场与谒见之不易。 官吏的贪污行为。 公职人员境况的缺乏保障及贪污现象的其他原因。 司法与行政权的合一。 中国法制的落后性。 中国文牍处理之缓慢及其程序。 中国司法与欧洲司法的区别。 中国刑事法典的残酷性。 刑事诉讼。 被告人必须招供。 逼供手段——刑讯。 不另设预审。 审案程序和公堂上的情况。 判决的执行情况。 没有上诉及撤销原判的诉讼程序。 民法之不完备状况。 代替民法的民间习惯法。 民事案件仍按刑事案程序审理。 伊斯兰教徒处理纠纷的方式。 农作物栽培的一般条件。 人工灌溉——灌溉渠和坎儿井。 修建坎儿井的困难。 伊犁地区的有利耕作条件。 粮食作物的品种。 土地的耕作。 伊犁地区的蔬菜栽培和园艺。 中国土耳其斯坦的耕作条件。 植棉业。 官方的协助。 伊犁将军的活动。 棉种的改良及轧花。 棉花的种植。 养蚕业。 园艺业。 水果的质量。 天山以北和塔尔巴哈台地区的农业。 畜牧业。 野马、野驴和野骆驼。 牧民对畜牧业的态度。 边疆的矿藏。 煤的矿藏。 煤矿开采。 铁矿开采。 铜矿的分布及其开采。 银铅矿藏。 金矿的分布及其开采。 个体采金者和政府对他们的援助。 石油、石油的开采和提炼。 加工工业及其低下的水平。 东土耳其斯坦地区的棉织品生产。 丝织业。 毯子生产。 酒坊。 油坊。 以草造纸。 毡子生产。 工艺品。 贸易。 萨尔特商人和汉族商人的特点。 汉族商人喜欢合股经营的特性。 企业职工参加分红。 井然有序的汉族商号。 喀什噶尔商号的混乱与不稳定状态。 货币流通。 银锭。 银币。 官钱局。 铜币。 官方的钱票。 私人商行的钱票。 俄国货币。 现物交易。 银号。 从中国内地运进西部地区的货物。 国家对茶叶贸易的专卖垄断。 中国商店和中国人的买卖作风。 从中国西部地区运往内地的货物——棉花、鹿茸、黄金及其他。 中国西部地区贸易准确统计资料难以获得。 中国西部地区同英印领地和俄国的贸易。 俄国同中国西部地区贸易关系的发展简况:开端; 从伊犁条约到东于暴动; 俄国占领时期; 签订1881年圣彼得堡条约以后的年代。 鞑靼商人和萨尔特商人。 他们进行贸易的情况。 尼热戈罗德和伊尔比特集市对在中国之俄商的意义。 商品销售组织。 信贷贸易。 华俄银行。 俄国商品向中国西部地区输入的情况。 纺织品。 棉织品的质量下降。 铁路的输入。 糖和火柴的输入。 其他商品。 向俄国境内的输出品。 牲畜和畜产品。 各种毛皮。 棉花的输出。1 丝的输出。1 茶叶的输出及开展经由中国西部地区进行茶叶贸易事业的不利条件。 其他商品。 长城外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 河流航运。 不能通航的塔里木河。 伊犁河试航未果。 伊犁河的航运价值。 额尔齐斯河的作用。 从额尔齐斯河到乌鲁木齐的路程。 中国西部地区土路的不良状况。 从乌鲁木齐到塔城、伊犁和喀什噶尔的道路。 从中国西部地区去俄国的几条道路。 运输商品的办法——驮运和兽力车运。 昂贵的运费。 中国的邮政与驿站。 电报局。 土地是中国课税的主要对象。 田赋。 棉田的赋税。 园艺赋税。 征税机构。 官差。 对内关税——厘金。 厘金局。 其他税收。 商业税。 牧业税。 新疆省的总收入;总收入之短缺及其他各省的协饷。 主要支出项目。 大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不高。 私人慈善事业的微弱发展。 同乡会对穷人的救济。 政府的救济。 济贫工作的组织。 穆斯林的慈善事业。 乞丐的帮会“季瓦纳”。 国民教育。 中国人尊重学者及崇尚学问。 中国教育的内容——文学与抽象性学科。 中国的自由办学与授课。 中国政府通过考试对私塾的影响。 教育行政。 初等学堂及其教学。 中国无女校。 中等学堂。 国家考试。 满族人的教育。 蒙古人的教育。 中国穆斯林的教育。 俄语学校、军校、电报学校。 教会学校。 侨居中国西部地区的俄国臣民。他们在那里的出现以及他们法律地位的逐步改善。 俄国萨尔特人、鞑靼人、东干人和塔兰奇人。 塔兰奇人强行被吸收为俄国臣民。 塔兰奇人逃往中国以及遣返他们的措施。 吉尔吉斯人。 从中国境内遣返塔兰奇人和吉尔吉斯人之徒劳无益。 原本的俄罗斯人。 侨居中国的俄国臣民的治外法权。 免税贸易权。 中国人对俄侨享受特权的态度。 俄国侨民区——贸易圈。 伊犁和喀什噶尔的俄国侨民区。 塔城俄国侨民区的建设及其外观。 乌鲁木齐侨民区的建设及其外观。 侨民区的自治。 驻中国西部地区的俄国领事馆。 驻中国领事的复杂多样的职责。 作为外交代表的领事。 领事在外事方面的活动。 与中国人交往的方式。 搞好这些关系的条件。 作为商务代办的领事。 对当地中俄两国商业状况的研究以及外国人研究中国商业状况之难处。 领事对发展俄国商业的促进作用。 领事的行政权力和职责。 领事权力及职责范围的广泛性及不固定性。 在现有条件下,领事权力具有广泛性的必要意义。 行政活动;大量的纯警察性业务。 领事对俄国臣民和俄国机关的帮助。 商约及其职责。 领事所在地的商约及其它城市中商约的职责。 驻东方领事的裁判权。 俄国驻中国领事的裁判权。 关于领事裁判权的法令——有关条约和特别会议纪要。法令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 遵循当地风习及适应当地条件的必要性。 法律规定不确切的情况。 司法侦查。 侦查事务甚少及其原因。 中国人之参预侦查及其态度。 帝国司法条例关于进行侦查和个别侦查活动的要求。 俄国驻中国领事在刑事和民事案件方面的职权范围。 领事对刑事案件的审理。 上诉审级和撤销原判决审级。 民事案件。 中国西部地区现有简单诉讼程序及其缺陷。 刑事判决的执行。 领事馆的监禁所。 民事案件判决的执行。 领事作为公证人的工作。 由俄国臣民和中国人参预的混合诉讼程序。 法律上和条约中缺少关于混合诉讼程序明文规定的情况。 在实践中形成的刑事案件审判程序。 中国当局对待案件的态度。 中国司法制度对混合诉讼程序的影响。 民事案件的审判。 审判证据和证人供词的意义。 民事案件判决的执行。1 中国臣民直接向领事馆提出民事要求的情况。 对混合法庭的判决不能提出上诉,以及这种作法在现存条件下的合理性。 由商约、毛拉以及推举出的和解中间人处理诉讼案件的情况。 商约处理案件的不便之处及其原因。 商约可以参预审理案件的情况。 可以由毛拉根据伊斯兰教法典审理的案件。 吉尔吉斯人的边境仲裁会。 召开仲裁会的目的、案件的审理方式以及判决的执行。 边境仲裁会对维持边界治安的意义。 附录: 第一章 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省。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人名译名对照表 地名译名对照表(国名、中国省名从略) 民族名译名对照表 官名、职称译名对照表 其它译名对照表 参考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