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海滢 |
释义 | 基本情况李海滢,女,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77年7月生,辽宁省抚顺市人。1996年9月—2000年6月,在辽宁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2006年6月,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习,先后被授予法学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刑法学、犯罪学、比较刑法学、法政治学 开设课程:(本科生)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律师实务 科研情况承担课题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政治文明视域下的腐败犯罪防控” (20080430157),2008年—2009年,主持人。 2.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跨国犯罪的惩治与防范:现象、问题与应对” (02SFB2008),2002年—2008年,参加人。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刑事法院:以中国为视角的研究” (04BFX055),2004年—2007年,参加人。 4.吉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区域高校和谐与稳定的法治观照——以吉林省为视角的思考”( 419060306408),2006年—2009年,参加人。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 07JHQ0018),2007年—2009年,参加人。 6.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涉税犯罪研究——来自税法学的观照”( 2008Bfx05),2008年—2010年,参加人。 论文著作1.《浅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载于《长白学刊》2001年第4期。 2.《毒品再犯之我见》,载于《当代法学》2002年第2期。 3.《论“严打”与我国基本刑事政策》,载于《行政与法》2002年第4期。 4.《西原春夫教授学术报告综述》,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5期。 5.《酷刑:以人权为视角的思考》,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 6.《亲手犯问题研究》,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7.《国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适当法”观照》,载于《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8.《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研究综述》,载于《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论复合法域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刑事司法合作关系》,载于《当代法学》2005年第2期。 10.《试论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职能机关》,载于《时代法学》2005年第4期。 11.《论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规范化》,载于《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2.《“预防职务犯罪”的理论解读》,载于《刑事法新论集粹》,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3.《论减刑制度的范围》,载于《行政与法》2004年第4期。 14.《国际犯罪与国际不法行为关系透析》,载于《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2期。 15.《商业贿赂的界定与刑法的制度契合》,载于《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16.《完善我国反贿赂犯罪之刑法立法的若干思考——来自国际反贿赂犯罪立法发展的借鉴》,载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7.《国际犯罪的类型研究:回顾、反思与探寻》,载于《当代法学》2007年第6期。 18.《关于应对我国当前跨国腐败犯罪的新思索》,载于《理论探讨》2007年第6期。 19.《国际犯罪与国际刑法》,载于《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0.《生活方式理论与腐败犯罪预防》,载于《犯罪与生活方式》,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法律合法性的批判与超越——伟伯与哈贝马斯的法政治学思想比较》,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 22.《反思、探寻与追问——国际犯罪概念的厘定》,载于《长白学刊》2008年第4期。 23.《国际犯罪与涉外犯罪、跨国犯罪关系辨析——以基础概念解析为进路》,载于《当代法学》2008年第4期。 24.参编:《人权与国际刑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5.参编:《国际刑法——现状与展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参编:《英美刑法论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合译:《澳大利亚联邦刑法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副主编:《企业转型中的法律保障》,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9.合著:《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初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0.独著:《国际犯罪的基设立性理论研究——一种本体论维度的观照》,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执行主编:《跨国犯罪的惩治与防范:现象、问题与应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