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道全 |
释义 | 人物简介李道全阿訇.字畏三。经名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河南省沈丘县槐店东关人。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伊历一三三七年二月二十日)出生。一九九三年十月十日(伊历一四一四年三月七日)归真.享年七十五岁。 1993年5月,河南省伊协常委、周口地区伊协会长、沈丘县政协副主席李道全大阿訇倡议重建沈丘县清真古寺望月楼,得到沈丘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 人物简历李道全阿訇少时投于闻名遐迩的大经师李振基阿訇、李清泉阿訇门下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经文。一九四一年冬游学西北.展转甘青七载.先后投师于著名大阿訇哈比卜.刘哈桑哈吉等帐下进一步研习深造。阿訇天资聪慧、颖敏并众,是众多海里凡中的佼佼者。一九四七年学成归里,曾先后受聘于项城、太和、界首、漯河诸坊执教。尤以教化有方而誉满豫皖。一九五一年被聘请为沈丘槐店清真古寺任教长。 阿訇阿语功底深厚.平素深研伊斯兰教法.谨遵“古兰”、“圣训”.信仰虔诚,为培养伊斯俩目人才、巩固伊斯俩目根基、发扬圣教殚精竭虑。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严谨,培养学生数拾人.且多有成就。其中李尊祥、买子奇、蒋鸿明、李尊显、王建正等阿訇都是其优秀门生。 阿訇为人忠厚.平易近人.视学生如子女,关心爱护无微不至。据其弟子刘好钧文章,有几例足以说明李道全阿訇的为人:一九四九年在安徽界首清真西寺当阿訇.当时有一个孩子.还有师娘及老父亲共四口人.生活相当困难.每天吃的多半是粗粮.勉强维持生活。我们学生吃不饱时,老人家还给予补充吃的。更使我记忆犹新的是师傅离任告辞时对大家讲:“只有筲(水桶)掉井里,没有井掉筲里。”意思是只有阿訇给寺里找麻烦,沾寺里光,寺里不会沾阿訇的光,所欠报酬也不要了。改革开放后群众生活好转.相应的阿訇收的“乜贴”也多了.但师傅把收到的“乜贴”都存起来.用于补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在乡老及学生中间有口皆碑。 阿訇除耐心培育青年学生外.又积极参与清真古寺的建设及寺产维护。一九五三年为修复古寺水房,老人家不辞辛劳跋涉千里亲赴上海募捐.使水房得以重修。一九八三年夏又主持重建被“文革”破坏的大殿卷棚.使得整个礼拜殿气势恢宏,壮严肃穆。一九九二年底师傅与寺管会成员倡议要重建望月楼且得到广大穆斯林群众响应。师傅不顾自己病体不适.带头捐款。在原镇长李传志及众乡老们共同操持下.气势伟峨壮观大气、中西合壁的望月楼终于一九九四年六月落成,立时成为沈丘县城的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人物职务阿訇曾任全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三届、第四届代表、河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常委、周口地区伊斯兰协会会长,沈丘县政协第一至第五届副主席等职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